字典帮 >古诗 >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7-23

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

宋代  黄庚  

木叶秋容瘦,客怀思故乡。
淡云微见月,薄露不成霜。
忽忽朱颜改,悠悠白日长。
空心仍独夜,减尽昔年狂。

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翻译及注释

《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叶秋容瘦,
客怀思故乡。
淡云微见月,
薄露不成霜。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龙瑞山房过夜时的心情。木叶逐渐凋零,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隐喻了时光的流逝。客人思念着故乡,心中充满了乡愁和思乡之情。

诗中的淡云微弱地遮挡住了月亮,薄露未形成霜,这描绘了一个微凉的秋夜景象。淡云微见月,薄露不成霜,既展示了秋天的柔和美景,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冷清。

忽忽朱颜改,
悠悠白日长。
空心仍独夜,
减尽昔年狂。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忽忽,表示时间飞逝得很快,朱颜(红颜)也随之改变,指人的容颜渐渐老去。悠悠白日长,暗示时间似乎过得很慢,日子变得漫长。这里的白日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生。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心境也逐渐从年少狂放转为空灵寂寞。

空心仍独夜,抒发了作者的孤独之情。减尽昔年狂,指逐渐减少了年少时的狂放不羁,暗示了作者年岁渐长、心境渐趋沉静的变化。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中透露出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凄美的感受。

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拼音读音参考

sù lóng ruì shān fáng cì zhōu yún yǐn yùn
宿龙瑞山房次周云隐韵

mù yè qiū róng shòu, kè huái sī gù xiāng.
木叶秋容瘦,客怀思故乡。
dàn yún wēi jiàn yuè, báo lù bù chéng shuāng.
淡云微见月,薄露不成霜。
hū hū zhū yán gǎi, yōu yōu bái rì zhǎng.
忽忽朱颜改,悠悠白日长。
kōng xīn réng dú yè, jiǎn jǐn xī nián kuáng.
空心仍独夜,减尽昔年狂。


相关内容11: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暮景

述怀

赠谈命姚月壶

漫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道士夜醮
    步虚声裹碧云飞,佩玉珊珊谒紫微。月浸刚风鸾鹤过,仙都道士拜章归。...
  • 游涪州普净院
    城郭欹斜建,人家高下居。扁舟挨古岸,别棹过僧庐。祠识伊川像,堂标鲁直书。惜哉横一水,游子亦......
  • 元日
    睡眼朦胧撑不开,鸡声唱晓梦惊回。竹炉尚有残冬火。柏酒初斟新岁杯。身世百年如梦幻,功名两字已......
  • 杂咏
    天外斜阳犹在树,林间宿鸟已归巢。黄昏莫把柴门掩,恐有诗人带月敲。...
  • 舟次樗蒱庙
    短棹冲寒过浦东,扁舟一叶载诗翁。断烟流水残云外,古木荒祠夕照中。吟罢小楼何处笛,酒醒孤枕半......
  • 月夜登楼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寒蟾千里夜如书,新雁一声天欲秋。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