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文 >上京即事(元·萨都剌)释义及解释诗意和翻译_诗人
2025-07-24

上京即事(元·萨都剌)释义及解释

古诗文 上京即事(元·萨都剌)
释义
上京即事(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白昼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
诸王舞蹈千官贺,高捧蒲萄寿两宫。
   其二(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苑棕毛百尺楼,天风摇曳锦绒钩。
内家宴罢无人到,面面珠帘夜不收。
   其三(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
帘高卷香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
   其四(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中官队仗等宫车,小样红靴踏软沙。
昨日官家清宴罢,御罗轻帽插珠花。
   其五(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大野连山沙作堆,白沙平处见楼台。
行人禁地避芳草,尽向曲阑斜路来。
   其六(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院院烧灯有咒僧,垂帘白日点酥灯。
上京六月凉如水,人渴天瓢更赐冰。
   其七(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祭天马酒洒平野,沙际风来草亦香。
白马如云向西北,紫驼银瓮赐诸王。
   其八(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其九(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评注
[创作背景]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定今北京为大都,以在今内蒙古正蓝旗的开平府为上都,每年夏天移驾上都。萨都剌在元顺帝统治元年赴上都公干,即目所见,写下了这组优美清新的诗篇。
[内容评析]这首诗写的是狩猎的情况。秋风劲吹,牧草枯黄,逐围打猎的季节到来了。王孙贵族带着劲弓,骑着骏马,驰骋在浩瀚无限的草原上。晚上,吆喝着鹰儿归来,马上悬挂着捕获的野兽。
狩猎是边塞诗的主题之一。这首诗采取了平铺直叙的手法,不写打猎所注重的斩获、追逐等热点,只是淡淡说去,令人自然感受到那刀响弓鸣,马蹄飞扬的热闹场面。
提起边塞诗,人们总会想到唐代,想到边塞诗派的代表岑参和高适。唐代的边塞诗,主要写战争,抒发战死沙场,保家卫国的壮志,或批判穷兵黩武「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的悲惨和不合理;描写边塞奇特的风光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到了元代,边塞的涵义起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边塞,已经成了接近首都的畿辅地区:昔日边塞诗中与之争战的敌人,也已成了全中国的主宰。于是,边塞诗的主旋律已经不是写战争、离别哀怨,而转向写和平,写沙漠风光,草原春色,写这片辽阔土地上奇特美丽的自然和人民的习俗。
   其十(元·萨都剌)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
门外日高晴不得,满城湿露似江南。


相关内容11:

上元有感(宋·范成大)释义及解释

上元曲(清·杨宾)释义及解释

上元曲李子藩席上赋(明·黎民衷)释义及解释

上元晨起口占(明·林大春)释义及解释

上元晚晴(宋末元初·方回)释义及解释


相关热词搜索:上京即事元萨都剌古诗文诗歌诗词美文古诗文辞典
热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