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丰
2025-07-19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宋代  曾丰  

僧与白云同住山,梦同云山觉同还。
勿移枕席下堂去,堂下吾疑是世间。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翻译及注释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与白云同住山中的景象,以及他在云山之间的梦境和觉醒的体验。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枕席同云卧寺山,
梦中云现觉中还。
勿将枕席移堂下,
堂下我疑是尘寰。

诗意:
这首诗以僧人与白云共处于寺庙山中为背景,描述了他在梦境和觉醒中与云山相伴的经历。诗人表达了对于人世喧嚣的疑惑和对于禅境的追求,借云山的隐喻,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境和超脱尘世的向往。首句中的"枕席同云卧寺山"直接描绘了僧人与云一同居住在山中的景象,融合了自然与人的关系。接着,"梦中云现觉中还"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与云相遇,在觉醒中云又离去的情景,暗示了禅境的虚幻和难以捉摸的特性。最后两句"勿将枕席移堂下,堂下我疑是尘寰"表明了诗人对于禅境的珍惜和对尘世的怀疑。他希望将云山的宁静和超然之境保留在枕席之上,不愿将其带入尘世之间。

这首诗通过对云山和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禅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怀疑和对禅境的珍惜之情。这种对禅境的追求和矛盾心理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带给读者一种超然的感受,引发人们对于内心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wù xìng sì wò yún táng chéng yuán shàng rén sān shǒu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sēng yǔ bái yún tóng zhù shān, mèng tóng yún shān jué tóng hái.
僧与白云同住山,梦同云山觉同还。
wù yí zhěn xí xià táng qù, táng xià wú yí shì shì jiān.
勿移枕席下堂去,堂下吾疑是世间。


相关内容11:

公迈何遄

释奠斋宿

同周可大莫子章同游证通寺

治药

谢吴斗南教授惠贡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扇画雪景
    杖屦祁寒里,林峦幻景同。生绡明月影,淡墨老霜丛。点染三冬雪,招邀六月风。呼童小挥手,残吹袭......
  • 送广东赵主管得倅临漳二首
    清切分天派,馨香出月宫。羊城初白发,莲幕两春风。外计方将上,南图又欲东。我来犹未晚,几度笑......
  • 寄殿院谢艮斋四首
    河鼓聘天孙,昭君未了村。非关媒不善,自是命难婚。无貌倾人国,何颜倚市门。随缘幽阁里,刺绣度......
  • 游金焦二山至汲江亭用前韵
    江山万里忆徐州,十月迎风度小舟。极目不知天外景,乱云遥接水中丘。此身五十昔未到,著语再三今......
  • 题盘古山二首
    太初盘古造乾坤,鬼力神筋擘混元。妙果虽圆心不有,凡身已蜕迹独存。女娲石带补天色,波利岩余飞......
  • 跋冯文简公赠朱忠靖公帖四首
    忠靖由来世不殊,昔年我亦见今謩。至今犹有家风在,却恨丘原起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