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盘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允平
2025-07-27

盘陀

宋代  陈允平  

盘陀石上看松眠,薜荔凌霄结紫烟。
何处鹤声惊梦醒,一双飞起茯苓仙。

盘陀作者简介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盘陀翻译及注释

《盘陀》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盘陀石上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从盘陀石上看到松树在安静地沉睡,
薜荔攀爬到云霄,交织成紫色的烟。
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鹤鸣,惊醒了梦中的人,
一对鹤鸟飞起,化为仙鸟飞翔。

诗意和赏析:
《盘陀》以写景的方式展示了盘陀石上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盘陀石是一种具有独特形状的奇石,被人们用来观赏和品味。诗人将目光投向盘陀石,看到了一幅奇妙的景色。

在诗中,松树被描绘成沉睡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和安宁的感觉。薜荔攀爬到云霄,形成了紫色的烟,给人以神秘而梦幻的感觉。这些景象与盘陀石的形状和纹理相互衬托,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美感。

而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一声鹤鸣惊醒了梦中的人。鹤是中国文化中的祥瑞之兽,象征着祥和、长寿和仙境。诗中的鹤声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神仙的世界中。

最后,诗人描述了一对鹤鸟飞起,化为仙鸟飞翔的景象。这里的茯苓仙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仙鸟,象征着美好和神奇。这一景象使诗人的意境更加升华,给人以超越现实的感悟。

整首诗以其奇特的景象和神秘的诗意,展示了陈允平独特的艺术表达。通过描绘盘陀石上的景象,诗人引发读者的遐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诗意的世界中感受到宁静、神秘和超脱尘俗的美感。

盘陀拼音读音参考

pán tuó
盘陀

pán tuó shí shàng kàn sōng mián, bì lì líng xiāo jié zǐ yān.
盘陀石上看松眠,薜荔凌霄结紫烟。
hé chǔ hè shēng jīng mèng xǐng, yī shuāng fēi qǐ fú líng xiān.
何处鹤声惊梦醒,一双飞起茯苓仙。


相关内容11:

江阔

落花

曹娥庙

山中吟

效行即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杂兴
    苏堤拍拍水平湖,谁信田间苗欲枯。路上行人方苦热,山中七月已围炉。...
  • 失鹤
    顶上新成九转丹,衔花日日到诗坛。夜深飞上云霄去,华表月明风露寒。...
  • 蛛丝巧
    蛛丝虽巧能害物,蚕丝虽拙能利人。害物晨昏一饱足,利人往往害及身。乃知巧者能远祸,拙者生死常......
  • 桂庄
    不求田二顷,只种桂为仁。坐与兹山对,静中天地春。...
  • 感山十咏·旃檀林
    心清闻妙香,宴坐旃檀林。坐香元不断,莫作死灰心。...
  • 梅梁堰
    庙近云涛观,山遥翠欲重。只应溪上木,便是洞中龙。堰折潮归海,棂迎浪答钟。断碑荒鲜合,终古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