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7-18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唐代  李频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
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翻译及注释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
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译文:

住在与鸟巢相邻,日复一日与巢中的鸟儿亲近。
因多生之故,久聚而无需身体。
树木老去风吹整夜,山上寒冷中雪见到春天。
不知道祖先们之后,这传印之人是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居住在栖霞寺庆上人院的情景。他住的地方与鸟巢相邻,日复一日与鸟儿亲近,展现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象。诗中提到"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表达了多生轮回的思想,说明了只要多次聚集就能达到无需身体的境界。诗中还描绘了树木老去的景象和山上春雪的显现,以及作者对祖先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居住的环境和与鸟儿的亲近关系。通过与自然的交流,作者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过去祖先的思念之情。其中"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表达了佛教中的轮回观念,引发人们对生死与灵魂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传承的关注,以及他对过去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疑惑。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qī xiá sì qìng shàng rén yuàn
题栖霞寺庆上人院

jū yǔ niǎo cháo lín, rì jiāng cháo niǎo qīn.
居与鸟巢邻,日将巢鸟亲。
duō shēng cóng cǐ xìng, jiǔ jí dé wú shēn.
多生从此性,久集得无身。
shù lǎo fēng zhōng yè, shān hán xuě jiàn chūn.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bù zhī zhū zǔ hòu, chuán yìn shì hé rén.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相关内容11:

秋日山斋书怀

送友人下第归越

寄辛明府

题谷隐兰若三首

茶山贡焙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哭贾岛
    秦楼吟苦夜,南望只悲君。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无限风骚句,时来日......
  • 龙门留别道友
    一顾恩深荷道安,独垂双泪下层峦。飞鸣北雁塞云暮,摇落西风关树寒。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
  • 经过建业
    六代兴衰曾此地,西风露泣白蘋花。烟波浩渺空亡国,杨柳萧条有几家。楚塞秋光晴入树,浙江残雨晚......
  • 唐乐府十首·乐边人
    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
  • 秋日登山阁
    苍苍山阁晚,杳杳隙尘秋。偶上多时立,翻成尽日愁。草平连邑动,河满逐江流。下视穷边路,行人在......
  • 送吴秘书归杭州
    为客得从容,官清料复重。海崖归有业,天目近何峰。是处通春棹,无村不夜舂。马卿夸贵达,还说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