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出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18

出山

唐代  杜荀鹤  

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
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
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
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

出山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出山翻译及注释

《出山》是唐代杜荀鹤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
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
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
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愈的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病眼注视着春榜(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并希望公平的文场能够为有才华的友人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得功名。当朋友们纷纷登上功名的高峰时,诗人却已经年老白发,决定离开山野生活,重新融入社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病眼看春榜,体现了他对朋友们的关心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文场上有所作为。然而,诗人自己却因年老和疾病而无法参与其中,只能在山野间度过时光。当他看到朋友们一个个登上功名之时,他深感岁月的匆匆,自己的时机已经错过。于是,他决定放下山野生活,重新走入人群之中。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期待。诗人自称“处世曾无过”,表明他在生活中没有什么遗憾和过失,但他也明白,只有天意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他对朋友们的成功充满了祝福和喜悦,认为他们的成就是天意和命运的安排。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象征着社会的中心和繁华,但诗人却感觉不到它的遥远,因为他对朋友们的期望和祝福让他心灵与他们紧密相连。诗人期望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名字回归社会,重新参与其中。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期待。他通过自己的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安排,呈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经风雨后的内心境遇。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诗意,展现了杜荀鹤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出山拼音读音参考

chū shān
出山

bìng yǎn kàn chūn bǎng, wén chǎng gōng dào kāi.
病眼看春榜,文场公道开。
péng rén dēng dì jǐn, bái fà chū shān lái.
朋人登第尽,白发出山来。
chǔ shì céng wú guò, wéi tiān hé shì méi.
处世曾无过,惟天合是媒。
cháng ān bù jué yuǎn, qī suì yī míng huí.
长安不觉远,期遂一名回。


相关内容11:

自江西归九华

登天台寺

乱后逢村叟(一作时世行)

寄杜先生诗

出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
  • 经贾岛墓
    谪宦自麻衣,衔冤至死时。山根三尺墓,人口数联诗。仙桂终无分,皇天似有私。暗松风雨夜,空使老......
  • 乱后山居
    从乱移家拟傍山,今来方办买山钱。九州有路休为客,百岁无愁即是仙。野叟并田锄暮雨,溪禽同石立......
  • 春日闲居即事
    未得青云志,春同秋日情。花开如叶落,莺语似蝉鸣。道合和贫守,诗堪与命争。饥寒是吾事,断定不......
  • 冬末投长沙裴侍郎
    欲露尘中事,其如不易言。家山一离别,草树匝春暄。吹梦风天角,啼愁雪岳猿。伫思心觉满,何以远......
  • 赵氏北楼
    殷勤赵公子,良夜竟相留。朗月生东海,仙娥在北楼。酒阑珠露滴,歌迥石城秋。本为愁人设,愁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