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颂古二十一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心月
2025-07-24

颂古二十一首

宋代  释心月  

各呈见解,互逞机锋。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抛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
拈起拄杖便行,亦岂匆匆。

颂古二十一首翻译及注释

《颂古二十一首》是宋代僧人释心月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古代人物和事件为主题,表达了作者的独特见解,彼此辩论,展示出机智和智慧。诗中描绘了石头撞击火花难以比拟的速度和电光闪烁的迅疾,强调了思想的迅捷和见解的犀利。在诗中,作者以拄杖为象征,表达了他不拘一格的态度。

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颂古二十一首》

各呈见解,互逞机锋。
相互陈述各自的见解,相互辩论,展示机智的才华。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比喻思想迅疾如石头碰撞产生的火花,无法比拟;见解犀利如电光闪烁,不容置疑。

抛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
放下拄杖而站立,不同于匆忙的态度。
(赏析:拄杖作为一种行走的辅助工具,象征着固定和稳定。抛下拄杖而立,表达了作者超越常规和束缚,以不同的姿态行走。这种态度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观念的超越和对思想的自由追求。)

拈起拄杖便行,亦岂匆匆。
拿起拄杖就出发,岂会匆忙。
(赏析:拈起拄杖便行,表达了作者随时准备出发的意愿,不拖延,不犹豫。作者以此来表达他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展现了他行动迅速、果断的特质。)

这组诗词以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思想锐利和言辞之精。通过对古代人物和事件的赞颂和评述,作者呈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彰显出他对于自由思考和超越常规的追求。同时,以拄杖为象征的形象使诗词更具象征意味,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束缚的超越和对于自由行动的向往。整体而言,这组诗词富有哲理,充满了智慧和启示,是宋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颂古二十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gǔ èr shí yī shǒu
颂古二十一首

gè chéng jiàn jiě, hù chěng jī fēng.
各呈见解,互逞机锋。
shí huǒ mò jí, diàn guāng wǎng tōng.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pāo xià zhǔ zhàng ér lì, bù tóng cǎo cǎo.
抛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
niān qǐ zhǔ zhàng biàn xíng, yì qǐ cōng cōng.
拈起拄杖便行,亦岂匆匆。


相关内容11:

一生

岁晚自沙溪买舟归社桥酬李秋崖送别韵

游衢州乌石山观僧房画山水

偈颂一百五十首

贫贱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曹娥庙
    坟柏起阴风,舟行谒祭同。乡人今变俗,孝女旧沈躬。名寄长江远,神还野庙空。尚余黄绢字,零落断......
  • 偈颂一百五十首
    忌口自然诸病减,多情未免有时劳。贫居动便成违顺,只得清闲一味高。...
  • 春日吟
    春山青,春水绿,野鸟啼春声续续。提壶劝我饮,杜鹃劝我归。吾归不待劝,吾贫无酒资。之二虫,不......
  • 时当末伏暑气愈隆老者殊不能堪而旧业荒残清
    踽踽复睘睘,谁知远客情。衰龄余六甲,酷暑畏三庚。旧业今何有,秋衣亦未成。东邻弄羌管,休作断......
  • 晓别故人
    别日不易数,相逢多故情。为吾留一宿,同子话三生。月印秋灯白,霜添夜气清。晨钟缘底事,还又动......
  • 雁山灵峰寺
    谢公岭下灵峰寺,诺讵罗曾向此居。入洞不知归寺路,乱峰相倚上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