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长卿
2025-09-05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唐代  刘长卿  

写景  议论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翻译及注释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是唐代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禅师鲍禅师离开龙山后回忆往事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鲍禅师离开故居后的思绪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体悟。诗的开头,“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表明禅师已离开故居,回忆起昔日的美好时光。接着,“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用意象的手法描绘了禅师在山中对月亮、对流水的感受,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的下半部分,“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通过“猿声”、“花发”的意象,传达了禅师对时光的感知和对流年的感慨。禅师寂静入定,通过猿声知道夜已深,通过花开见证时间的流转,体现出禅师对生命的在意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最后两句,“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表达了禅师在行走中放松心灵,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追求内心的禅境。杖锡是行走的工具,闲来往表示无拘无束,无心到处禅表明禅师不局限于特定的场所,而是在任何地方都能体验到禅意。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禅师鲍禅师回忆往事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禅宗思想的追寻,具有深刻的诗意和内涵。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拼音读音参考

xǐ bào chán shī zì lóng shān zhì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gù jū hé rì xià, chūn cǎo yù qiān qiān.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yóu duì shān zhōng yuè, shuí tīng shí shàng quán.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yuán shēng zhī hòu yè, huā fā jiàn liú nián.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zhàng xī xián lái wǎng, wú xīn dào chù chán.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相关内容11:

对萱草

别辋川别业

过华阴

五弦行

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
  •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水退池上热,风生松......
  • 灵云池送从弟
    金杯缓酌清歌转,画舸轻移艳舞回。自叹鶺鴒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
  • 辋川集·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 寄皎然上人
    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鸣钟惊岩壑,焚香满......
  • 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宫人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垂岭枝袅袅,翳泉花濛濛。夤缘斋人目,路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