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褐山矶上港中泊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3

褐山矶上港中泊

宋代  梅尧臣  

风恶舟难进,聊依浦里村。
岸潮生蓼节,滩浪聚芦根。
日脚看看雨,江心渐渐昏。
篙师知蟹窟,取以助清樽。

褐山矶上港中泊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褐山矶上港中泊翻译及注释

《褐山矶上港中泊》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恶舟难进,聊依浦里村。
岸潮生蓼节,滩浪聚芦根。
日脚看看雨,江心渐渐昏。
篙师知蟹窟,取以助清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褐山矶上的港口停泊的情景。由于恶劣的风势,船只难以进港,只能停泊在港口附近的浦里村。岸边的潮水冲刷着蓼草的节节,沙滩上的浪花聚集在芦苇的根部。天空中的太阳逐渐被阴云遮蔽,江心的景色渐渐暗淡。篙师(撑船的人)知道螃蟹的窝穴,取螃蟹来增添酒宴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港口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描写,如风恶舟难进、岸潮生蓼节、滩浪聚芦根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风浪的猛烈和江河的变幻。

诗中的"日脚看看雨,江心渐渐昏"表达了天气逐渐变暗的情景,暗示了一种忧郁的氛围。而最后两句"篙师知蟹窟,取以助清樽"则展示了人们在逆境中的智慧和乐观态度。篙师知道螃蟹的藏身之处,将螃蟹带来,为清樽(指宴饮)增添了乐趣,显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快乐和解脱的智慧。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同时,诗中融入了人情味和乐观向上的态度,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的主题,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褐山矶上港中泊拼音读音参考

hè shān jī shàng gǎng zhōng pō
褐山矶上港中泊

fēng è zhōu nán jìn, liáo yī pǔ lǐ cūn.
风恶舟难进,聊依浦里村。
àn cháo shēng liǎo jié, tān làng jù lú gēn.
岸潮生蓼节,滩浪聚芦根。
rì jiǎo kàn kàn yǔ, jiāng xīn jiàn jiàn hūn.
日脚看看雨,江心渐渐昏。
gāo shī zhī xiè kū, qǔ yǐ zhù qīng zūn.
篙师知蟹窟,取以助清樽。


相关内容11:

送代州钱防御

篱上牵牛花

寄文鉴大士

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对残雪怀欧阳永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江阴签判晁太祝
    去无珠履为上宾,进船申浦忆春申。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青天折桂香未灭,紫豉煮莼甘......
  • 打鱼
    插苇截湾流,寒鱼未能越。安知罟师意,设网遮其阙。不须芳饵悬,何待清歌发。所获胜纶竿,宁闻忧......
  • 松风亭
    冉冉竹连涧,森森松荫崖。始闻清吹度,似欲绿琴谐。莫识主人意,休论高士怀。春城百花发,薜荔上......
  • 李廷老祠部寄荆柑小
    踏雪冲风驰小吏,带霜连叶寄黄柑。擗包欲咀牙全动,举盏逢衰酒易酣。书尾自题知远意,笔头亲答厌......
  • 寄隐静山怀贤长老
    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随飚来溪口,石上起氤氲。果熟猕猴去,自向瀑......
  • 奉和子华持国玉汝来饮西轩
    我诚官局冷,终日事靡括。每耽古人书,似与世俗阔。同道三四人,来过慰饥渴。迭相陈语言,曾未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