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寒夜闻霜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郑絪
2025-07-20

寒夜闻霜钟

唐代  郑絪  

唐诗三百首  吊古伤今  

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
拂水宜清听,凌空散迥音。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
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
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
遥相千山外,泠泠何处寻。

寒夜闻霜钟翻译及注释

《寒夜闻霜钟》是唐代诗人郑絪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
拂水宜清听,凌空散迥音。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
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
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
遥相千山外,泠泠何处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夜中传来的霜钟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诗人听到了初响的霜钟声,它犹如按照规律而发出的声音,从深林中寂静地传出来。这里的霜钟可以被理解为寒冷的冬夜中钟声的象征,也可以是寂静夜晚中心灵的抒发。

接着,诗人描述了这钟声拂过水面的声音,清澈而宜人,仿佛在空中散播开来,回荡在夜空中。这里的拂水声和散迥音可以被视为自然界中的声音,与寒夜里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然后,诗人提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不安。他的容颜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摇曳在深邃的夜色中。这种描写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动荡和思绪的起伏,也可能是在借夜色的深沉来突出诗人的孤寂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月下的和虚籁,风前传来的远砧声。这里的和虚籁可以理解为夜晚中的悠扬声音,而远砧声则是远处的虫鸣声。这些声音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

最后两句,诗人描述了清冷的夜晚中的寂静,寒冷和潮湿的感觉。他害怕黎明的到来,因为它会打破这种宁静和孤寂。诗人感叹自己与千山万水的距离遥远,不知道这钟声从何处传来。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夜中的霜钟声和自然声音,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寂静与孤独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诗人也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凸显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通过声音的传递和心灵的抒发,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思索。

寒夜闻霜钟拼音读音参考

hán yè wén shuāng zhōng
寒夜闻霜钟

shuāng zhōng chū yīng lǜ, jì jì chū zhòng lín.
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
fú shuǐ yí qīng tīng, líng kōng sàn jiǒng yīn.
拂水宜清听,凌空散迥音。
chōng róng shí wèi xiē, yáo yè yè fāng shēn.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
yuè xià hé xū lài, fēng qián jiān yuǎn zhēn.
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
jìng jiān hán lòu chè, xián wèi shǔ gèng qīn.
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
yáo xiāng qiān shān wài, líng líng hé chǔ xún.
遥相千山外,泠泠何处寻。


相关内容11:

古挽歌

秋原寓目

剡溪行却寄新别者

秋灯对雨寄史近崔积

和司门殷员外早秋省中书直夜,寄荆南卫象端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醉后寄山中友人
    昨日山家春酒浓,野人相劝久从容。独忆卸冠眠细草,不知谁送出深松。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
  • 享太庙乐章
    开邸除暴,时迈勋尊。三元告命,四极骏奔。金枝翠叶,辉烛瑶琨。象德亿载,贻庆汤孙。...
  •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结构非华宇,登临似古原。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避暑依南庑,追凉在北轩。烟霞霄外静,草露月......
  • 青云干吕
    祥辉上干吕,郁郁又纷纷。远示无为化,将明至道君。势凝千里静,色向九霄分。已见从龙意,宁知触......
  • 赠文敬太子庙时享退文舞迎武舞乐章
    干旄羽籥相亏蔽,一进一退殊行缀。昔献三雍盛礼容,今陈六佾崇仪制。...
  • 观翟玉妓
    女郎闺阁春,抱瑟坐花茵。艳粉宜斜烛,羞蛾惨向人。寄情摇玉柱,流眄整罗巾。幸以芳香袖,承君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