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悲歌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22

悲歌

明代  高启  

征途险巇,人乏马饥。
贫少不如富老,美游不如恶归。
浮云随风,零乱四野。
仰天悲歌,泣数行下。

悲歌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悲歌翻译及注释

《悲歌》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征途艰险、人马困乏的景象,表达了贫穷少年不如富有的老人,美好的游玩不如回归家园的悲凉心情。诗中还描绘了飘忽不定的浮云和四处散乱的景象,以及仰望天空悲歌、泪水滴落的场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征途险巇,人乏马饥。
贫少不如富老,美游不如恶归。
浮云随风,零乱四野。
仰天悲歌,泣数行下。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征途艰辛和生活困苦的感受,以及对贫穷和无奈境遇的思考。作者通过对比贫少与富老、美游与恶归的对立,表达了对现实不公和社会阶层差异的痛苦感受。诗中的浮云和四野的描绘,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不稳定,以及社会的混乱和动荡。最后,作者仰望天空悲歌、泪水滴落,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困境的感受。它揭示了贫穷与富有、美好与困苦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不公。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抒情语言也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悲歌拼音读音参考

bēi gē
悲歌

zhēng tú xiǎn xī, rén fá mǎ jī.
征途险巇,人乏马饥。
pín shǎo bù rú fù lǎo, měi yóu bù rú è guī.
贫少不如富老,美游不如恶归。
fú yún suí fēng, líng luàn sì yě.
浮云随风,零乱四野。
yǎng tiān bēi gē, qì shù háng xià.
仰天悲歌,泣数行下。


相关内容11:

夜至阳城田家

虞美人曲

寒食逢杜贤良饮

送钱氏两甥度岭

堂上歌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大驾亲祀方丘选射斋宫奉次御制韵
    奠壁方坛晓祝釐,豹竿风动从灵祗。献符多士歌昌运,扈跸诸蕃睹盛仪。郊射贯侯初复古,汾祠获鼎未......
  • 客舍夜坐
    楼角声残锁禁城,灯花半落夜寒生。啼鸦井上惊风散,残雪窗前助月明。清世莫嗟人寂寞,中年渐怯岁......
  • 送史丞之海门史淮东人
    黄茅连雾雨,此地久荒凉。月出嵎夷迩,江通渤澥长。改官非谪宦,到邑是还乡。海上遥闻说,归人已......
  • 宿圆明寺早起
    客起灯前梦尚迷,满楼残月晓风西。应知野寺非山店,只听钟声不听鸡。...
  • 龙门飞来峰
    风吹峨眉云,东依此山住。我来不敢登,只恐还飞去。...
  • 江上雨中
    江涨随沤欲到门,湿云依树易黄昏。幽居常日无来客,何况萧萧雨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