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清溪道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齐己
2025-07-27

寄清溪道友

唐代  齐己  

山门摇落空,霜霰满杉松。
明月行禅处,青苔绕石重。
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
终去焚香老,同师大士踪。

寄清溪道友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寄清溪道友翻译及注释

《寄清溪道友》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道者在清溪山中修行的景象,并表达了对道友的思念和向往。

该诗中的山门摇落空,霜霰满杉松,形容了秋天的景色。明月行禅处,青苔绕石重,描绘了一个僻静的禅修之地,清幽宜人。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表达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活力。终去焚香老,同师大士踪,表达了对师长的尊敬和追随。

诗中的意境是将自然景物和禅修融为一体,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清净。诗人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对道友的倾诉和思念。

中文译文如下:
山门摇落空,霜霰满杉松。
明月行禅处,青苔绕石重。
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
终去焚香老,同师大士踪。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修行场所和神秘的禅修的意象来展现寻求道成的道友写给另一位道友传递信息的场景,诗中充满着虚拟的氛围。山门的大门似乎“摇落空”,山中苍松已经被霜霰所笼罩,目的是要描摹高山峻岭的清秋景色。明月在禅修场所徐徐行走,而地上的青苔重重附临于岩石上。“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展示出山中自然环境的声音和钟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广泛回响。可能是受道友的启示,“终去焚香老”,以“同师大士踪”的方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依然会对另一位道友的情感充满敬仰和追随。

这首诗表现了齐己对自然和修行的强烈感受,反映了他对禅宗修学的热情。通过抒发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修行伙伴的思念,诗人展示了他心灵的宁静和追求超凡的心境。整首诗既展示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恢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以及对道友的情感。

寄清溪道友拼音读音参考

jì qīng xī dào yǒu
寄清溪道友

shān mén yáo luò kōng, shuāng sǎn mǎn shān sōng.
山门摇落空,霜霰满杉松。
míng yuè xíng chán chù, qīng tái rào shí zhòng.
明月行禅处,青苔绕石重。
quán shēng xuān wàn hè, zhōng yùn biàn qiān fēng.
泉声喧万壑,钟韵遍千峰。
zhōng qù fén xiāng lǎo, tóng shī dà shì zōng.
终去焚香老,同师大士踪。


相关内容11:

谢王拾遗见访兼寄篇什

溪斋二首

赠白处士

上缙云段使君

寄普明大师可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别东林后回寄修睦
    昨夜从香社,辞君出薜萝。晚来巾舄上,已觉俗尘多。远路萦芳草,遥空共白波。南朝在天末,此去重......
  • 寄敬亭清越
    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笺。冥目应思著,终南北......
  • 和郑谷郎中看棋
    个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有路如飞出,无机似陆沈。樵夫可能解,也此废......
  • 再逢虚中道士三首
    天目西峰古坏坛,坛边相别雪漫漫。如今四十馀年也,还共当时恰一般。囊里灵龟小似钱,道伊年与我......
  • 己卯岁值冻阻归有作
    河冰连地冻,朔气压春寒。开户思归远,出门移步难。湖云黏雁重,庙树刮风干。坐看孤灯焰,微微向......
  • 赠无本上人
    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终说将衣钵,天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