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28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

宋代  晁补之  

寄茶换字真佳尚,此事人间信亦稀。
它日封厨失双牍,应随痴顾画俱飞。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翻译及注释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是晁补之所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作品。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茶换字真佳尚,
此事人间信亦稀。
它日封厨失双牍,
应随痴顾画俱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古代文人张杰以一壶名贵的龙茶来交换一幅苏轼的字帖,表达了珍贵文物的价值与交换的稀少。诗人表示,这样的交换在人间是非常罕见的。然而,当有一天封存这些珍贵文物的箱子丢失了双倍的文书,这样的交换也会受到质疑和怀疑,人们会认为这样的事情是荒唐可笑的。诗人认为,当失去了保护和珍视珍宝的人,这些珍贵的字帖和画作也会一同消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个珍贵文物交换的故事,揭示了人们对珍宝的贬值和对珍贵事物的不重视。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珍贵文物的珍视之情,并对人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漠视表示忧虑。诗中的"寄茶换字真佳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珍贵物品交换的赞美,认为这是一种珍贵而高尚的行为。"此事人间信亦稀"一句则表达了这种交换在当时社会非常罕见,说明人们对这种文物交换的重视程度不高。最后两句"它日封厨失双牍,应随痴顾画俱飞"通过描述封存珍宝的箱子丢失文书,暗示了当失去珍宝的保护时,这些珍贵的字帖和画作也会随之消亡。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文化遗产珍贵性的主题,并呼吁人们应当珍视和保护文物。它让人们思考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传承的责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忽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偏重,对于文化爱好者和艺术品收藏者来说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拼音读音参考

zhāng jié yǐ lóng chá huàn sū tiē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

jì chá huàn zì zhēn jiā shàng, cǐ shì rén jiān xìn yì xī.
寄茶换字真佳尚,此事人间信亦稀。
tā rì fēng chú shī shuāng dú, yīng suí chī gù huà jù fēi.
它日封厨失双牍,应随痴顾画俱飞。


相关内容11: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一

江心望彭泽作

寄赠笠泽处士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野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开先寺前望瀑布
    白虹昼下昆仑顶,半入青林久不回。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 再次韵文潜病起
    淮浦见之子,春风初策名。颇讶谪仙人,有籍白玉京。晚遇广文直,老交心愈倾。同升芸香府,偶坐华......
  • 送李端叔从定州先生辟
    中山老帅岩廊姿,不用犹作诸侯师。毛锥变化有风雨,余事亦足疲群儿。龙门争骛货趋肆,求货安知于......
  •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
    畏暑经旬不涉街,蠖轩孤坐壁生苔。出檐碧笋犹争长,映户丹榴故后开。双蝶风前愁夜去,一蝉雨外送......
  • 归州留别傅君
    杨柳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
  • 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