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15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

宋代  晁补之  

畏暑经旬不涉街,蠖轩孤坐壁生苔。
出檐碧笋犹争长,映户丹榴故后开。
双蝶风前愁夜去,一蝉雨外送秋来。
曹南瘦弟应相忆,白首迁兄未放回。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晁补之写给他的朋友曹南教授的,题为《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畏暑经旬不涉街,
蠖轩孤坐壁生苔。
出檐碧笋犹争长,
映户丹榴故后开。
双蝶风前愁夜去,
一蝉雨外送秋来。
曹南瘦弟应相忆,
白首迁兄未放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晁补之因为炎热的天气而不愿外出,整日孤坐在蠖轩(指晁补之的居所)中。蠖轩的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在屋檐下,碧绿的竹笋仍然竞相生长,窗外的丹榴花也盛开着。

晁补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他观察到墙壁上的苔藓和竹笋的生长,反映出大自然依然在变化中,尽管他自己因为炎热而不愿外出。诗中也包含了一些寓意,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人类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滞不前,但大自然的循环依然在继续。

除此之外,诗中还表达了晁补之对友人曹南教授的思念之情。他提到了曹南教授的兄弟们,表示自己是曹南教授的老友,而他们之间的友情应该长存。作者还提到了自己的白发和兄弟的迁移,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世间离散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晁补之对夏日的感受、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相连,并以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意象鲜明,如青苔、竹笋、丹榴花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的炎热和大自然的生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夏日的厌烦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他提到了曹南教授的兄弟们,并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和希望友谊长存的愿望。这种情感的表达增加了诗词的亲切感和人情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思念,以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展现了晁补之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和思想。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拼音读音参考

huò xuān gū zuò jì cáo nán jiào shòu bā dì
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

wèi shǔ jīng xún bù shè jiē, huò xuān gū zuò bì shēng tái.
畏暑经旬不涉街,蠖轩孤坐壁生苔。
chū yán bì sǔn yóu zhēng zhǎng, yìng hù dān liú gù hòu kāi.
出檐碧笋犹争长,映户丹榴故后开。
shuāng dié fēng qián chóu yè qù, yī chán yǔ wài sòng qiū lái.
双蝶风前愁夜去,一蝉雨外送秋来。
cáo nán shòu dì yīng xiāng yì, bái shǒu qiān xiōng wèi fàng huí.
曹南瘦弟应相忆,白首迁兄未放回。


相关内容11:

江心望彭泽作

寄赠笠泽处士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野步

江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张杰以龙茶换苏帖
    寄茶换字真佳尚,此事人间信亦稀。它日封厨失双牍,应随痴顾画俱飞。...
  • 开先寺前望瀑布
    白虹昼下昆仑顶,半入青林久不回。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 再次韵文潜病起
    淮浦见之子,春风初策名。颇讶谪仙人,有籍白玉京。晚遇广文直,老交心愈倾。同升芸香府,偶坐华......
  • 归州留别傅君
    杨柳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
  • 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
  • 东皋十首
    新植青桐小迳成,两行萱草一时荣。春风百卉芳菲尽,长夏幽花却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