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书斋十咏·剪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子翚
2025-07-24

书斋十咏·剪刀

宋代  刘子翚  

错落双刀合,晶荧百练光。
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芒。

书斋十咏·剪刀作者简介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书斋十咏·剪刀翻译及注释

《书斋十咏·剪刀》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剪刀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和细腻的意境表达了剪刀的特点和价值。

译文:
错落双刀合,
晶荧百练光。
剪裁皆在手,
终不露锋芒。

诗意:
这首诗以错落双刀合的景象描绘了剪刀的形态。剪刀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像是由无数闪亮的金属丝织成的。无论是剪裁布料还是纸张,剪刀都能轻松地完成,却从未显露出锋芒和破坏性。

赏析:
《书斋十咏·剪刀》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以剪刀为象征,传达了一种细腻和克制的美学观念。诗中的剪刀错落有致地合在一起,闪烁着晶莹的光芒,给人一种精致和高雅的感觉。剪刀在人们的手中,能够轻松地进行剪裁工作,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温和,不会伤害到其他物体。这种温和而精准的特性,不仅仅是对剪刀的赞美,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生哲学的表达。

这首诗的意境简练而富有想象力,通过对剪刀的描绘,传达了一种不张扬、不浮夸的审美观念。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温和而精准的方式来处理事物,不需要过分张扬自己的锋芒。这种克制和内敛的美学观念,也可以引申到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提倡谦逊和平和的态度。

总之,《书斋十咏·剪刀》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剪刀的形态和特点,同时传达了一种克制和内敛的美学观念。这首诗以剪刀为媒介,表达了对温和、精准和谦逊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处理事物和与他人交往时保持温和的态度。

书斋十咏·剪刀拼音读音参考

shū zhāi shí yǒng jiǎn dāo
书斋十咏·剪刀

cuò luò shuāng dāo hé, jīng yíng bǎi liàn guāng.
错落双刀合,晶荧百练光。
jiǎn cái jiē zài shǒu, zhōng bù lù fēng máng.
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芒。


相关内容11: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吕居仁惠建昌纸被

建康六感·齐

次施子韵

题石井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彭奭应礼部试
    君家诗礼冠南区,文阵堂堂尽壮夫。流杰姓名归大族,周官事业属吾儒。争题玉字传金榜,翻奋朱鸾与......
  • 与纯臣原仲温其煮鱼羹
    从宾会高堂,嘉鱼脱重渊。霜鳃尚呀呷,绿藻仍牵连。厨人起揎袖,刀机鸣铿然。断尾頳縠碎,批鳞玉......
  • 致中手谈见知胡漳州而奇仲未有定论
    子无胜负著胸中,三百枯棋破老慵。支陈春收花脱树,雹声夜碎月衔峰。危机每惮张颐虎,窘步休夸独......
  • 次韵温其元日诗
    晓来飞雨挟风颠,洗出韶容换故年。花动一红明屋角,山寒乱碧到樽前。病如夜鹤孤还警,老似春蚕饱......
  • 湖州歌九十八首
    长淮风定浪涛宽,锦櫂摇摇上下湾。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 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
    偶临沙岸立多时,淡淡烟村日向低。幽事挽人归不得,一枝梅影浸澄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