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流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29

流民

宋代  晁补之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流民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流民翻译及注释

《流民》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补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生涯不复旧桑田,
瓦釜荆篮止道边。
日暮榆园拾青荚,
可怜无数沈郎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困境和苦难。诗人晁补之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关怀之情。

赏析:
首句“生涯不复旧桑田”,桑田是指原本的家园,这句话意味着流离失所的人们无法回到他们曾经熟悉的地方,生活已经完全改变。瓦釜荆篮是形容他们所剩无几的财产,止道边则表明他们被迫停留在路边,没有安身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榆园指的是榆树丛,青荚则是榆树上的未成熟果实,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描绘了流离失所者在傍晚时分辛苦地捡拾着些许食物,生活的艰辛和贫困体现得淋漓尽致。沈郎钱是指宋代的一种低值货币,可怜无数沈郎钱则暗示了他们的财产极为微薄,生活无着。

整首诗词通过对流离失所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关切。诗词中的形象描写细腻而真实,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流民们的艰辛生活和无奈处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同时,诗人晁补之也通过这首诗词呼吁社会关注流离失所者的遭遇,倡导温暖和关爱。

流民拼音读音参考

liú mín
流民

shēng yá bù fù jiù sāng tián, wǎ fǔ jīng lán zhǐ dào biān.
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
rì mù yú yuán shí qīng jiá, kě lián wú shù shěn láng qián.
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相关内容11:

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诗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滨州道中四首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结线袋子诗
    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
  • 村居即事
    小麦青青大麦稀,蚕娘拾茧盈筐归。放牛簿暮古堤角,三四黄莺相趁飞。...
  • 乐意联句一首
    良朋益友自远来,--严伯均万里乡书对酒开。--皎然子孙蔓衍负奇才,--疾(失姓)承颜弄鸟咏南陔,--......
  • 和乐仪同苦热诗
    火井沉荧散。炎洲高焰通。鞭石未成雨。鸣鸢不起风。思为鸾翼扇。愿借明光宫。临淄迎子礼。中散就......
  • 跋遮曲
    君不见鲁中群儿歌跋遮,跋遮跋遮何语耶。吴歈越吟初不省,恐自塞北传胡笳。跋遮胡为乐中华,试歌......
  • 咏树诗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幽居对蒙密。蹊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