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9-05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

宋代  晁补之  

懒旷期陶谢,呼儿读晋书。
葛巾倾泛潋,蜡屐上嵚岖。
回向空门旧,揩磨意地初。
未堪朝市隐,且欲去衡庐。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翻译及注释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懒旷期陶谢,
呼儿读晋书。
葛巾倾泛潋,
蜡屐上嵚岖。

回向空门旧,
揩磨意地初。
未堪朝市隐,
且欲去衡庐。

中文译文:
懒散度过陶慕和谢安的时光,
呼唤儿子来读晋代的书籍。
葛巾上的汗水沁湿了衣襟,
蜡屐踏过崎岖不平的山路。

回转向那空寂的寺庙,
用心去磨炼自己的意志。
不愿在朝市中隐居,
更想离开这座衡庐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晁补之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自己懒散的生活状态,暗示他对闲散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他召唤儿子来读晋代的书籍,可能是希望通过儿子的学习来传承古代文化和智慧。

诗中提到的葛巾和蜡屐,是描述诗人朴素的衣物和鞋履,反映了他的生活简朴和清贫。葛巾上的汗水和蜡屐踏过崎岖的山路,显示了诗人艰辛的求学之路。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离开尘世的向往和对修行的渴望。他回转向空寂的寺庙,希望通过苦行修炼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他不愿意在喧嚣的朝市中隐居,更渴望离开这座衡庐山,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清静和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俗世纷扰的厌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反差鲜明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bā dì xī yuán kè jīng èr shǒu èr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二

lǎn kuàng qī táo xiè, hū ér dú jìn shū.
懒旷期陶谢,呼儿读晋书。
gé jīn qīng fàn liàn, là jī shàng qīn qū.
葛巾倾泛潋,蜡屐上嵚岖。
huí xiàng kōng mén jiù, kāi mó yì dì chū.
回向空门旧,揩磨意地初。
wèi kān cháo shì yǐn, qiě yù qù héng lú.
未堪朝市隐,且欲去衡庐。


相关内容11:

北园射堂新成诗

咏鴈诗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锺山有石故名

咏画屏风诗 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诗
    三川羽檄驰。六郡良家选。观兵细柳城。校猎长杨苑。惊雉逐鹰飞。腾猿看箭转。鸣笳河曲还。犹忆南......
  • 咏画屏风诗 二
    浮桥翠盖拥。平旦雍门开。石崇迎客至。山涛载妓来。水纹恒独转。风花直乱回。谁能惜红袖。宁用捧......
  • 北京水后往棣州试进士
    晡时北京城,行李上客槎。二更无人声,骑马黄河沙。误缘柳滩中,寻炬知田家。道有转徙人,襁负依......
  • 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
    居贫废文字,铫鎒学苦耕。怪子独伶俜,久与地力争。苦耕又不时,狐虺日纵横。高原一释耒,叹息心......
  • 滨州道中四首
    月堕孤村露合,日出高原雾开。道逐故河西去,人将新雁南来。...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吾期瑶之圃,玉英良可采。昆仑在万里,积石更磊磈。学经傥无用,诗礼发含琲。丛台尚何为,袨服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