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史浩
2025-07-24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宋代  史浩  

修竹丛中屋半楹,坐来天际数峰青。
定知俗物不挂眼,只许飞云过短棂。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作者简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翻译及注释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是宋代诗人史浩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修竹丛中屋半楹,
坐来天际数峰青。
定知俗物不挂眼,
只许飞云过短棂。

诗意:
这首诗以修竹丛中的一间房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清晨的景色的描绘和感悟。诗人坐在房屋里,眺望远处的天际,看到了几座青色的山峰。他深知尘世的物质财富并不让他心动,只让飘逸的云彩在他眼前掠过。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意境,展示了史浩诗歌的特点。诗人以修竹丛中的一间房屋为写作起点,借此来突显自然景色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交融。他以峰峦青翠的山景作为画面的主体,通过对远处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他不被俗世的物质所迷惑,反而注重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然的境界。他认为世间的物质财富并不足以引起他的关注,而真正让他感动和迷醉的是那些短暂而自由自在的云彩,它们在天空中飘逸自如,给他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整首诗以简约的表达方式,将作者的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超脱尘俗的追求。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超然和自由的境界,给人以思考和启发。这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自然的敬畏,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也是史浩在这首诗中所追求和表达的情感。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chén chūn qīng miǎo yún xuān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xiū zhú cóng zhōng wū bàn yíng, zuò lái tiān jì shù fēng qīng.
修竹丛中屋半楹,坐来天际数峰青。
dìng zhī sú wù bù guà yǎn, zhǐ xǔ fēi yún guò duǎn líng.
定知俗物不挂眼,只许飞云过短棂。


相关内容11:

送黄仲秉舍人赴湖南漕

游臞庵

赵默卿用拙者所和乐天七旬诗赋二篇见寄因状

沈国录席上用赵监丞韵

登进贤县治后山望云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太清舞
    武陵自古神仙府。有渔人迷路。洞户迸寒泉,泛桃花容与。寻花逶逦见灵光,舍扁舟、飘然入去。注目......
  • 送董伯玉造朝改秩
    之子久言别,今秋忽此来。访我湖山上,连月相追陪。和诗动盈轴,举酒必昼罍。使人增眼明,顿觉忘......
  • 和许守游春
    结客行行入翠微,桃源深处醉芳菲。狂歌不减刘公干,尽日花间坐不归。...
  • 送阎少隐同其弟伯子宣子赴试淮南为一月之别
    街头日夜催槐黄,去去归帆如许忙。我病公行欠卮酒,少迟饮至共传觞。...
  • 晚晴三首
    三分春色二分过,那更边宵风雨多。试向园中问消息,不知还尚有花麽。...
  • 忠侍者自隐静来既归觅诗因述其意以赠之自可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