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登郢州白雪楼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登郢州白雪楼

唐代  白居易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时淮西寇未平。
]

登郢州白雪楼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登郢州白雪楼翻译及注释

《登郢州白雪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郢州白雪楼,一眼望见故乡,青山连绵,水波浩渺。早晨到达渡口时,碰巧遇到派往京城的使者,他告诉我烟尘已逼近洛阳。[此时淮西的叛逆尚未平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白居易对故乡乡愁的感受。白雪楼是一座高楼,站在楼上,他可以俯瞰整个郢州的美景,同时也可以望见故乡的风貌。诗中的青山和水波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而早晨遇到的京城使者则带来了关于洛阳的消息。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乱所带来的困扰。

赏析:
1. 描绘自然景色:诗中的青山和水茫茫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和壮美。白居易运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白雪楼之上,欣赏着美景。

2. 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描绘故乡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白居易身处郢州,远离故土的他通过诗词寄托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3. 战乱背景的隐喻:诗中提到"烟尘近洛阳"和"淮西寇未平"暗示了战乱的不安和不稳定。这些背景隐喻了时代的动荡和白居易内心的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展现了白居易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时局的忧虑。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登郢州白雪楼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yǐng zhōu bái xuě lóu
登郢州白雪楼

bái xuě lóu zhōng yī wàng xiāng, qīng shān cù cù shuǐ máng máng.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
zhāo lái dù kǒu féng jīng shǐ, shuō dào yān chén jìn luò yáng.
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
shí huái xī kòu wèi píng.
[时淮西寇未平。
]


相关内容11:

官宅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秋怀二首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 座上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甬桥旧业
    别业甬城北,抛来二十春。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田园何用问,强半属......
  • 代邻叟言怀
    人生何事心无定?宿昔如今意不同。宿昔愁身不得老,如今恨作白头翁。...
  • 和陶拟古九首
    城南有荒池,琐细谁复采。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欲为中州信,浩荡绝云海。遥知玉井莲,落蕊不......
  • 浔阳三题 并序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夫物......
  • 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
  • 赠裴十迪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暧暧日暖闺。田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