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陶拟古九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9

和陶拟古九首

宋代  苏轼  

城南有荒池,琐细谁复采。
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
欲为中州信,浩荡绝云海。
遥知玉井莲,落蕊不相待。
攀跻及少壮,已失那容悔。

和陶拟古九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拟古九首翻译及注释

《和陶拟古九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池塘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

城南有荒池,琐细谁复采。
在城南有一个荒凉的池塘,琐碎的景物有谁再次采摘。

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
那幽深的小莲花,它的芬芳色彩依旧未变。

欲为中州信,浩荡绝云海。
渴望成为中州的佳话,辽阔的云海无边无际。

遥知玉井莲,落蕊不相待。
遥远地知晓玉井中的莲花,花瓣不再等待彼此。

攀跻及少壮,已失那容悔。
攀爬而上时还年轻,已经失去了后悔的机会。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荒凉池塘象征着世事变迁、时光流逝的无常性。小莲花的幽深姿态和持久的香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存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美好瞬间的短暂性。诗人渴望成为中州的佳话,希望自己的存在能够被传颂和铭记,但他同时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使得美好事物如莲花般迅速凋零。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年轻时机会的珍惜和对已过去时光的无法挽回的懊悔。

这首诗词通过对荒凉景象和莲花的描绘,以及对美好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的感慨,具有深邃的意境和哲理内涵。

和陶拟古九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nǐ gǔ jiǔ shǒu
和陶拟古九首

chéng nán yǒu huāng chí, suǒ xì shuí fù cǎi.
城南有荒池,琐细谁复采。
yōu zī xiǎo fú qú, xiāng sè dú wèi gǎi.
幽姿小芙蕖,香色独未改。
yù wèi zhōng zhōu xìn, hào dàng jué yún hǎi.
欲为中州信,浩荡绝云海。
yáo zhī yù jǐng lián, luò ruǐ bù xiāng dài.
遥知玉井莲,落蕊不相待。
pān jī jí shào zhuàng, yǐ shī nà róng huǐ.
攀跻及少壮,已失那容悔。


相关内容11:

宫词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和陶拟古九首

官宅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东城桂三首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
  • 无题
    六秩行当启,区中缘更疏。不贪为我宝,安步当君车。故国多乔木,先人有敝庐。誓将闲散好,不著一......
  • 和陶拟古九首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稍喜海南州,自古无......
  • 代邻叟言怀
    人生何事心无定?宿昔如今意不同。宿昔愁身不得老,如今恨作白头翁。...
  • 甬桥旧业
    别业甬城北,抛来二十春。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田园何用问,强半属......
  • 登郢州白雪楼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时淮西寇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