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四明陈楙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景熙
2025-09-11

寄四明陈楙阳

宋代  林景熙  

高人谢世纷,诛茅在绝壁。
十年不下山,旧路掩深棘。
出门复踟蹰,触步有崩石。
下临千仞渊,毒鳞正纷籍。
腥风鼓洪涛,石齿鸣咋咋。
失势倘一落,万绠那可及。
不如息我躯。
猿鹤与朝夕。

寄四明陈楙阳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寄四明陈楙阳翻译及注释

《寄四明陈楙阳》是宋代林景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高人不愿下山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四明陈楙阳

高人谢世纷,
诛茅在绝壁。
十年不下山,
旧路掩深棘。

出门复踟蹰,
触步有崩石。
下临千仞渊,
毒鳞正纷籍。

腥风鼓洪涛,
石齿鸣咋咋。
失势倘一落,
万绠那可及。

不如息我躯,
猿鹤与朝夕。

译文:
向四明的陈楙阳寄去

高人相继离世,
茅屋被诛在绝壁上。
十年不曾下山,
旧路已被深荆棘遮掩。

走出门口反复犹豫,
脚下触到崩塌的岩石。
俯瞰千丈深渊,
毒蛇正在纷纷蠕动。

阵阵腥风激起洪涛,
石齿发出嘎嘎的声响。
一旦失去了地位,
万绳难以挽回。

不如放下我这有限的身躯,
与猿猴、仙鹤共度朝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个高人不愿下山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追求自由宁静的心情。诗中的高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隐居山中,与尘世隔绝。他在山中度过了十年,旧日熟悉的路已被丛林覆盖,走出门口时不禁犹豫不决,脚下的路也布满了崩塌的岩石,给前行带来了困难和危险。

高人俯瞰千丈深渊,看到了那些毒蛇在那里纷纷蠕动,腥风激起洪涛,石齿发出阵阵响声,这些景象表达了世俗的纷扰和危险。高人深知一旦失去了自身的地位,就很难再回到从前。因此,他宁愿放下自己这有限的身躯,与猿猴、仙鹤一起,过着自在自由的生活。

整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高人隐居山中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的追求。高人选择与世隔绝,与大自然相依相伴,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理想境界。这种追求与现实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寄四明陈楙阳拼音读音参考

jì sì míng chén mào yáng
寄四明陈楙阳

gāo rén xiè shì fēn, zhū máo zài jué bì.
高人谢世纷,诛茅在绝壁。
shí nián bù xià shān, jiù lù yǎn shēn jí.
十年不下山,旧路掩深棘。
chū mén fù chí chú, chù bù yǒu bēng shí.
出门复踟蹰,触步有崩石。
xià lín qiān rèn yuān, dú lín zhèng fēn jí.
下临千仞渊,毒鳞正纷籍。
xīng fēng gǔ hóng tāo, shí chǐ míng zǎ zǎ.
腥风鼓洪涛,石齿鸣咋咋。
shī shì tǎng yī luò, wàn gěng nà kě jí.
失势倘一落,万绠那可及。
bù rú xī wǒ qū.
不如息我躯。
yuán hè yǔ zhāo xī.
猿鹤与朝夕。


相关内容11:

溪村即事二首

山居即事

惜别

溪村

山阴秋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新晴偶出
    琴床茶鼎澹相依,偶为寻僧出笔扉。风动松枝山鹊语,雪消菜甲野虫飞。看花春入桄榔杖,听瀑寒生薜......
  • 访二陆故居
    风流怀二陆,才名动三吴,期人不可作,千载空烟芜。当时聘俊笔,万象争先驱。有如明月璧,美价倾......
  • 梨花
    一身娇韵倚东风,骨腻肌香易粉融。好向晓光垂露看,杨妃梳洗出唐宫。...
  •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 寿光宫
    井气蒸云湿石栏,白头道士自烧丹。开门风带琴声出,一阵松花满醮坛。...
  • 败荷
    叶无圆影柄无香,收尽莲歌冷碧塘。一片伤心云锦地,也曾遮月宿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