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维
2025-09-07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唐代  王维  

节日  元宵节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诗意:
这首诗是王维为了庆祝重阳节而写的,表达了对皇帝和朝廷的祝贺和敬意。诗中展现了盛大的庆贺场景和欢乐氛围,赞美了帝国的繁荣安宁以及百姓们的幸福长寿。

赏析:
本诗以隐喻的手法,描绘了一副繁盛繁荣,人们欢庆重阳节的场面。首句“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表达了国家和民众得到皇帝慈祐的恩赐,国泰民安,丰年盛果。接着,“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表达了所有生灵都共同祝愿皇帝长命百岁,万寿无疆。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庆祝活动中的盛况,如芍药插在金鼎上,茱萸插满玳筵,玉堂开启,天上的乐声动荡皇宫。紧接着,“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描绘出秋天的景色和城市的繁忙。最后一句“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则暗示了无尽的庆祝活动,长久持续的祝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的盛况,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安定和繁荣,以及人们对皇帝的忠诚和祝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仿佛的隐喻,增添了诗的美感和意境,给人以愉悦和欢乐的感受。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chóng yáng jié zǎi chén jí qún guān shàng shòu yìng zhì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sì hǎi fāng wú shì, sān qiū dà yǒu nián.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bǎi shēng wú cǐ rì, wàn shòu yuàn qí tiān.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sháo yào hé jīn dǐng, zhū yú chā dài yán.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yù táng kāi yòu gè, tiān lè dòng gōng xuán.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yù liǔ shū qiū jǐng, chéng yā fú shǔ yān.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wú qióng jú huā jié, zhǎng fèng bǎi liáng piān.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相关内容11:

赠僧行融

邺城引

割飞二刀子歌

写怀二首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出塞曲
    校尉征兵出塞西,别营分骑过龙溪。沙平虏迹风吹尽,雾失烽烟道易迷。玉靶半开鸿已落,金河欲渡马......
  • 长信怨
    飞燕倚身轻,争人巧笑名。生君弃妾意,增妾怨君情。日落昭阳壁,秋来长信城。寥寥金殿里,歌吹夜......
  • 少年行二首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
  • 春日独酌二首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托,吾生独......
  • 送苏倩游天台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遥知神女问,独怪阮......
  • 山店(一作王建诗)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