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金蕉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袁去华
2025-09-07

金蕉叶

宋代  袁去华  

金蕉叶  

沈烟篆曲。
可庭轩、翠梧荫绿。
挂晚景、寒林数幅。
对冰盘莹玉。
印枕娇红透肉。
眼偷垂、睡犹未足。
试纤手、清泉戏掬。
看风动槛竹。

金蕉叶作者简介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金蕉叶翻译及注释

诗词:《金蕉叶》

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
挂晚景、寒林数幅。
对冰盘莹玉。印枕娇红透肉。
眼偷垂、睡犹未足。
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中文译文:

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
夕阳映照下,庭院和翠梧树投下浓绿的阴影。

挂晚景、寒林数幅。
夜幕降临,寒冷的林木在霓虹灯光下显现出几幅景色。

对冰盘莹玉。印枕娇红透肉。
面对着冰冷的纱帐,宛如晶莹剔透的玉盘。枕头上留下了娇艳欲滴的红唇印记。

眼偷垂、睡犹未足。
眼睛偷偷低垂,仍未满足地继续入睡。

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轻轻试探着手指,戏水的清泉在手中玩耍。观赏着风吹动庭院的竹子。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宋代的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下庭院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翠梧树的绿影在庭院中投下,与夕阳的余晖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夜幕降临后的景色,寒冷的林木在城市的霓虹灯光下显得更加冷冽。这种对比描写,表达了城市夜晚的寂静和冷漠。

诗中的冰盘、纱帐、枕头等细节描写,通过触觉和视觉的感受,增加了诗词的层次和韵味。纱帐如同冰盘一般冰冷,而枕头上的红唇印记则暗示着柔情和温暖。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的视觉和触觉体验。眼睛低垂,试图进入梦乡,但仍未能满足地继续醒着。诗人通过试纤手戏水的描写,表达了对清泉的亲近和对自然的喜爱。同时,诗人观赏风吹动庭院竹子的景象,展现出对自然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首诗词在情感和意境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示了宋代诗人袁去华独特的艺术才华。

金蕉叶拼音读音参考

jīn jiāo yè
金蕉叶

shěn yān zhuàn qū.
沈烟篆曲。
kě tíng xuān cuì wú yīn lǜ.
可庭轩、翠梧荫绿。
guà wǎn jǐng hán lín shù fú.
挂晚景、寒林数幅。
duì bīng pán yíng yù.
对冰盘莹玉。
yìn zhěn jiāo hóng tòu ròu.
印枕娇红透肉。
yǎn tōu chuí shuì yóu wèi zú.
眼偷垂、睡犹未足。
shì qiàn shǒu qīng quán xì jū.
试纤手、清泉戏掬。
kàn fēng dòng kǎn zhú.
看风动槛竹。


相关内容11: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

万年欢

满江红(都下作)

满庭芳(过黄州游雪堂次东坡韵)

好事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蓦山溪(次陈帅用曹元宠梅花韵)
    蕊珠宫阙,西帝陈嫔御。语笑梦中香,叹罗浮、几番春暮。江南岁晚,垂地冻云黄,修竹外,一枝斜,......
  • 南歌子
    韵致撩诗客,风流出酒家。长绳为驻日车斜。且向春香玉色、占生涯。细按歌珠串,从_宝髻鸦。花应......
  • 绛都春(别张子仪)
    平生相遇。算未有、笑语闽山佳处。旧日文章,如今风味浑如许。眼前都是蓬莱路。但莫道、有人曾住......
  • 减字木兰花(厉万顷生日,时久旱得雨)
    飞龙利见。前夜君王方锡宴。时天申圣节宴后二日。今日相逢。却向南阳起卧龙。果为霖雨。洗尽苍生......
  • 南歌子(时方自佥厅会议催科,事罢即作此游)
    误入红莲幕,来依玉树丛。也将尘迹寄东风。忙里偷闲同到、此山中。迥野韶华丽,晴岚秀色钟。凭高......
  • 浣溪沙
    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袖间依约去年香。乳燕鸣鸠闲院落,垂杨芳草小池塘。墙梢冉冉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