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袁去华
2025-09-09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

宋代  袁去华  

点绛唇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
天末归帆小。
家在江南,三迳都荒了。
何时到。
暗尘扑帽。
应被渊明笑。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作者简介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翻译及注释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是宋代袁去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
水空相照。天末归帆小。
家在江南,三迳都荒了。何时到。
暗尘扑帽。应被渊明笑。

诗意:
这首诗以郢州城楼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诗人站在城楼上,远眺四周青山环绕,只见天空中小小的归帆。他家在江南,但迢迢的路途已经荒废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但时间的流转使得他的心境黯淡,仿佛头上已经积满了尘土。他自嘲地说,这样的状态应该引起古代文学家渊明的嘲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城楼上的景色,展示了周围的青山和流水,凸显了他与家乡的距离和思乡之情。通过描述天末的小归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远离家乡的遥远感。

诗中的"家在江南,三迳都荒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江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以其美丽的山水和富饶的土地而闻名。然而,诗人离开江南已经很久,返乡的路途也已经被岁月冲刷得荒芜不堪。这种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使诗人的心境变得黯淡。

诗末的"暗尘扑帽,应被渊明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自嘲。诗人感到自己被时间的流转所玷污,头上仿佛积满了尘土。他以渊明为代表,暗示自己的文学才华已经黯然失色,不足以与古代文学家相提并论。这种自嘲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无力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通过景物的描绘和自嘲的表达,传递了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情感。这首诗词具有浓郁的离乡思念之情和深刻的时代感,展示了袁去华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诗人境遇的自嘲。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拼音读音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dēng yǐng zhōu chéng lóu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

lóu kǎn líng fēng, sì biān hún shì qīng shān rào, shuǐ kōng xiāng zhào.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
tiān mò guī fān xiǎo.
天末归帆小。
jiā zài jiāng nán, sān jìng dōu huāng le.
家在江南,三迳都荒了。
hé shí dào.
何时到。
àn chén pū mào.
暗尘扑帽。
yīng bèi yuān míng xiào.
应被渊明笑。


相关内容11:

朝中措(茶)

蓦山溪(九日)

朝中措(汤)

浣溪沙(焦油)

兰陵王(郴州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醉落魄
    能歌善谑。精神堆下人难学。疏帘清下缺。...
  • 金蕉叶
    江枫半赤。雨初晴、雁空绀碧。爱篱落、黄花秀色。带零露旋摘。向晚西风淡日。发萧萧、任从帽侧。......
  • 菩萨蛮(集句)
    青春背我堂堂去。桃花乱落如红雨。是妾断肠时。芳心空自持。相思君助取。脉脉如牛女。天远暮江迟......
  • 万年欢
    秋后花窠,放两枝三朵,来通芳信。诗眼惊观,谓是春光倒运。便即移尊就赏,更不惜、黄封赤印。何......
  • 满江红(都下作)
    社雨衬晴,烟光暖、吴山滴翠。望绛阙、祥云亏蔽,粉垣千雉。万柳低垂春似酒,微风不动天如醉。遍......
  • 满庭芳(过黄州游雪堂次东坡韵)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旧山闲却眠峨。雪堂重到,但觉客愁多。来往真成底事,人应笑、我亦狂歌。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