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垂白(一作白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15

垂白(一作白首)

唐代  杜甫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垂白(一作白首)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垂白(一作白首)翻译及注释

《垂白(一作白首)》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老年的冯唐和年轻的宋玉,他们在清秋时节的不同感受。诗人通过对冯唐和宋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还包含了对困境、无家可归以及疾病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赏析:
1.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诗人通过冯唐和宋玉的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冯唐已经年老,垂白如霜,而宋玉则是年轻的形象。清秋的景色增添了一丝忧伤,宋玉感到悲伤,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2.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这两句描述了环境的变化。江水嘈杂,使得诗人难以入眠,而楼阁则在时光的推移中孤独地变换着位置。这种环境的变化与人事的变迁相呼应,加深了诗中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3.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困境和无家可归者的关切。诗人认为无论面对多少困难,他们的身体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滋补,而那些没有家的人,即使身患疾病也无法离开,无法辞去他们的困境。

4.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逃避现实和沉溺于酒色的态度。诗人表示自己宁愿甘心陶醉于千日之久,也不愿写七哀诗,抒发自己的悲伤。这表明诗人对于应对困境的态度,他选择了逃避而不是直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老年和年轻人的对比、环境的变化、困境和逃避等多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同时也关注了社会中困境和无家可归者的境况。

垂白(一作白首)拼音读音参考

chuí bái yī zuò bái shǒu
垂白(一作白首)

chuí bái féng táng lǎo, qīng qiū sòng yù bēi.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jiāng xuān zhǎng shǎo shuì, lóu jiǒng dú yí shí.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duō nàn shēn hé bǔ, wú jiā bìng bù cí.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gān cóng qiān rì zuì, wèi xǔ qī āi shī.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相关内容11:

题崔逸人山亭

寄高三十五詹事

徐步

卧疾,答刘道士

蚕谷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剑门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
  •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得逢字)
    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原向空门里,修持比......
  • 青丝(青丝白马,用侯景事,以比仆固怀恩)
    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不闻汉主放妃嫔,近静潼关扫蜂蚁。殿前兵马破汝时,十月即为齑......
  •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握发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
  • 送薛秀才
    虽是寻山客,还同慢世人。读书惟务静,无褐不忧贫。野色春冬树,鸡声远近邻。郄公即吾友,合与尔......
  •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十月之郊,造公室也。君子居公室,当思布德行化焉。)十月之郊,群木肇生。阳潜地中,舒达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