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咏八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杂咏八首

宋代  王安石  

古风致逊悌,班白见尊优。
薄俗谬为恭,独在势权尤。
伏波迷俯迎,爱礼坐成仇。
齗齗洙四间,岂是老者羞。

杂咏八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杂咏八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杂咏八首》

古风致逊悌,
班白见尊优。
薄俗谬为恭,
独在势权尤。

伏波迷俯迎,
爱礼坐成仇。
齗齗洙四间,
岂是老者羞。

中文译文:
古风致逊悌,
班白见尊优。
薄俗谬为恭,
独在势权尤。

伏波迷俯迎,
爱礼坐成仇。
齗齗洙四间,
岂是老者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杂咏八首》之一。诗中通过对社会风貌的咏叹,表达了作者对尊卑有序、礼仪等传统价值观念的思考和忧虑。

诗的开篇,“古风致逊悌,班白见尊优。”以古代风范为比较对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逐渐低俗的忧虑之情。接着,“薄俗谬为恭,独在势权尤。”抨击了现实社会中虚伪的礼节和追逐权势的行为。

下一联,“伏波迷俯迎,爱礼坐成仇。”进一步揭示了礼节的虚伪和对礼敬的过分追求,让人对真正的尊严和价值观产生反思。最后一句,“齗齗洙四间,岂是老者羞。”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担忧,老者们的羞愧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社会风气的咏叹,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陷入俗气、虚伪和势利的忧虑和不满。作者以古风为比较,呼吁恢复和传承传统的高尚品德和价值观念。这首诗词在形式上包含了典型的对偶句式,运用了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杂咏八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yǒng bā shǒu
杂咏八首

gǔ fēng zhì xùn tì, bān bái jiàn zūn yōu.
古风致逊悌,班白见尊优。
báo sú miù wèi gōng, dú zài shì quán yóu.
薄俗谬为恭,独在势权尤。
fú bō mí fǔ yíng, ài lǐ zuò chéng chóu.
伏波迷俯迎,爱礼坐成仇。
yín yín zhū sì jiān, qǐ shì lǎo zhě xiū.
齗齗洙四间,岂是老者羞。


相关内容11:

明妃曲

兼并

题宣州开元寺 寺置于东晋时·

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台城曲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山亭柳 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 次韵和史馆吕相公九日偶成
    凤阙千门製不奢,上公精意在朝家。重阳蜜饵承班诏,西苑璆樽辍泛花。萧相未央功已半,汉皇宣室宴......
  • 句
    素奈发时俱北虏,白榆开处欲争妍。...
  •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 正月十八夜
    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疾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
  • 山行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谁同此真意,倦鸟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