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环州通判张殿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8

环州通判张殿丞

宋代  梅尧臣  

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
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
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
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

环州通判张殿丞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环州通判张殿丞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环州通判张殿丞》。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环州通判张殿丞》
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
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
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
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环州通判(一种官职)张殿丞的心境和情感。诗人表达了他渴望离开环州,前往边塞的愿望。首句中的"欲向萧关外"表达了他想要去萧关(边塞的关口)的心愿,而"穷阴雪暗沙"则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恶劣的气候条件。

第二句中,"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描述了边塞地区的严寒和荒芜。"碛"指沙漠,"寒鸿雁少"指在沙漠中很少能见到飞翔的寒鸿和雁鸟,而"冰合水泉赊"则表明水源也因为严寒而冻结。

接下来的两句"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表达了张殿丞对从军的快乐和对离开国家的困扰的矛盾心理。他认为从军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因此不应该为离开国家而烦恼。

最后两句"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描绘了他远离家乡已久,久未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吹角"指边塞上的号角声,而"寄梅花"则表达了他通过吹角传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环州通判张殿丞内心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他渴望离开环州、从军的心愿和对离开国家的矛盾心理,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了边塞地区的严寒、荒凉和艰苦,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环州通判张殿丞拼音读音参考

huán zhōu tōng pàn zhāng diàn chéng
环州通判张殿丞

yù xiàng xiāo guān wài, qióng yīn xuě àn shā.
欲向萧关外,穷阴雪暗沙。
qì hán hóng yàn shǎo, bīng hé shuǐ quán shē.
碛寒鸿雁少,冰合水泉赊。
zì yǒu cóng jūn yuè, yīng wú qù guó jiē.
自有从军乐,应无去国嗟。
chūn fēng céng bú dào, chuī jiǎo jì méi huā.
春风曾不到,吹角寄梅花。


相关内容11: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後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

九日撷芳园会呈晏相公

观居宁画草虫

寄题杨敏叔虢州吏隐亭

正月二十七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谢师厚归南阳
    竹馆荫以风,洒水坐犹热。念子远归时,焦烟起车辙。落日原上微,鸟栖人欲别。我心明月在,相照异......
  • 李审言归郑州
    尝从京索间,跃马望春山。气象归王国,丘陵接汉关。长榆啼鸟乱,细草牧陂闲。老厌行涂路,因歌送......
  •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十春溪水
    春水冰欲开,傍岸已微释。鱼寒未动鳞,兽渡时有迹。篙师畏割丹,敲拉碎圭璧。...
  • 寄题刁景纯环翠亭
    古台数亩平岗连,莽苍瘦竹生寒烟。虾蟆不食海月在,夜久帖角回婵娟。今人莫论曾费筑,昔人已往谁......
  •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
    一百五将近,千门烟火微。闲过少傅宅,喜见老莱衣。晚雨竹间霁,春禽花上飞。禅庭清溜满,幽兴自......
  • 览显忠上人诗
    昔读远公传,颇闻高行僧。庐山将欲雪,瀑布结成冰。寻迹数百载,历危千万层。师来笑贾岛,任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