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杏花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禹偁
2025-09-06

杏花

宋代  王禹偁  

长安废弃迁都後,曲沼荒凉一梦中。
见说旧园为茂草,寂寥无复万枝红。

杏花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杏花翻译及注释

《杏花》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长安迁都后的凄凉景象。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长安废弃迁都后,
曲沼荒凉一梦中。
见说旧园为茂草,
寂寥无复万枝红。

这首诗以长安迁都后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废弃的长安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曲沼"指的是曲江,曲江原本是长安城内的一片湖泊,但迁都后变得荒凉寂寥。诗人在梦中看到了曾经繁花似锦的旧园如今已经变成了茂盛的草丛,不再有万枝红杏花的美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废弃的长安和荒凉的曲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以杏花为象征,通过对杏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伤。诗中的寂寥和凄凉意境,给人一种深深的思考和感叹之情。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长安迁都后的失落和对过去繁华的怀念。诗人通过对废弃的长安和荒凉的曲江的描绘,以及对杏花的象征性运用,使读者感受到岁月流转和时光变迁的无情,以及对美好过去的珍惜和怀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杏花拼音读音参考

xìng huā
杏花

cháng ān fèi qì qiān dū hòu, qū zhǎo huāng liáng yī mèng zhōng.
长安废弃迁都後,曲沼荒凉一梦中。
jiàn shuō jiù yuán wèi mào cǎo, jì liáo wú fù wàn zhī hóng.
见说旧园为茂草,寂寥无复万枝红。


相关内容11:

次韵和仲咸对雪散吟三十韵

栽木芙蓉

送杨屯田通判永兴

送冯中允之任婺州

游四皓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笋
    数里春蹊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千玳瑁簪。...
  • 赠柳三解
    莫道垂杨管别离,与春离别自依依。若教兼有征人恨,只恐鸦儿不肯归。...
  • 和杨遂贺雨
    我罢内庭职,出临永阳民。永阳民虽庶,未免多饥贫。富之既无术,龊龊为谨身。可堪今夏旱,如燎复......
  • 赵妹自咸阳寄华州石缝山芋来作绝句二首
    华州石缝无端芋,同谷斋中有恨翁。卯诗调来家法在,蹔时不哭此途穷。...
  • 赴长洲县作
    移任长洲县,沿流渐入吴。见碑时下岸,逢店自徵酤。野庙连荒冢,江禽似画图。高堂从别後,应梦宿......
  • 张屯田弄璋三日略不会客戏题短什共以满月开
    布素相知二十年,喜君新咏弄璋篇。洗儿已过三朝会,屈客应须满月筵。桂子定为前进士,兰芽兼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