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10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

宋代  梅尧臣  

尝闻载酒者,去访子云居。
乃值徒御出,遂令谈笑虚。
为黍宁乏具,题凤岂有诸。
一听负荆语,还想蔺相如。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翻译及注释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听说载酒的人,前去拜访子云的居所。
却遇到了徒御出行,于是便留下来谈笑虚度时光。
黍米酒器是否不足,凤凰图案是否有所缺失。
一听到负荆请罪的故事,又想起了蔺相如的事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韩子华去拜访石昌言的情景。诗人通过描述韩子华的行程和与石昌言的交谈,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的黍米酒器和凤凰图案,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美好事物的渴望。而最后一句提到的负荆请罪和蔺相如,是对忠诚和勇气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拜访友人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示了韩子华的品性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韩子华的期望与现实进行对照,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思考。最后一句提到的负荆请罪和蔺相如,给诗词增添了一丝英雄气概,也使整首诗词更具深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友谊、理想和勇气等主题,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拼音读音参考

hán zi huá fǎng shí chāng yán bù yù shí yǒu shī hán yāo hé dá
韩子华访石昌言不遇石有诗韩邀和答

cháng wén zài jiǔ zhě, qù fǎng zi yún jū.
尝闻载酒者,去访子云居。
nǎi zhí tú yù chū, suì lìng tán xiào xū.
乃值徒御出,遂令谈笑虚。
wèi shǔ níng fá jù, tí fèng qǐ yǒu zhū.
为黍宁乏具,题凤岂有诸。
yī tīng fù jīng yǔ, hái xiǎng lìn xiàng rú.
一听负荆语,还想蔺相如。


相关内容11:

程山人归歙州

姑苏杂咏 斗鸭篇

赴京道中逢还乡友

幽庙

溪上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子夜四时歌
    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
  • 赋得真娘墓送蟾上人之虎丘
    色相终坏灭,佳人能久妍。断碑山寺里,小冢竹林边。兰叶春风带,苔花莫雨钿。情留吴苑客,梦逐楚......
  • 漫成二首
    柴门药浦小江边,早得闲居是偶然。两岸晚风黄鸟树,一陂春水白鸥天。悠悠往事空书卷,碌碌浮生只......
  •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澹泊心情在,萧疏鬓影残。引泉规作沼,留笋待成竿。自洗沾泥屐,谁收挂壁冠。毛公新有约,月夜礼......
  • 扇
    皎皎复团团,何人剪素纨。驱萤临几席,扑蝶近阑干。似月惊朝见,生风变夏寒。时移当日弃,莫怨网......
  • 王乐道太丞立春早朝
    近臣头上黄金胜,殿前拜赐东风应。蓼牙疏甲簇春盘,肉抹长丝何亘亘。宽衣武卒轝至庭,人归下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