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卓漳州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9-10

送卓漳州二首

宋代  刘克庄  

调发烦三郡,跳梁满四郊。
欲平绿林乱,先革白茅包。
清昼狐归穴,和风燕返巢。
姑行龚遂策,不必待锋交。

送卓漳州二首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送卓漳州二首翻译及注释

《送卓漳州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首:
早晨离开烦恼重重的三郡,
晚上跳跃在四郊之间。
欲平定绿林的混乱,
先要废除白茅包围。
白天清晨狐狸归回穴,
和风吹拂下燕子归巢。
姑娘要走,龚遂已经决定,
无需等待交战的尖锐。

二首:
偶尔离开烦恼重重的三郡,
跳跃在四郊之间。
欲平定绿林的混乱,
先要废除白茅包围。
白天清晨狐狸归回穴,
和风吹拂下燕子归巢。
姑娘要走,龚遂已经决定,
无需等待交战的尖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送别的情感和对某种事物的决心。诗中的"卓漳州"可能是指一个人名或地名,而"送"则表明诗人在此送别他。诗人描述了离别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境。

诗中提到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调发烦三郡"和"跳梁满四郊",这些描绘了离别时的混乱和不安。"绿林"和"白茅包"则可以理解为代表某种困扰或问题,诗人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一切恢复平静。狐狸归穴、燕子返巢则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归宿的寻找。

整首诗词的主题是离别和决心。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并展示了坚定的决心,不再等待尖锐的交战,而是主动行动。

赏析:
该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和诗人的决心。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离别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意象和隐喻丰富多样,给予读者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例如,"绿林"和"白茅包"可以引发人们对于社会和个人问题的思考,而"狐狸归穴"和"燕子返巢"则使人们感受到时光流转和归宿的情感。

整首诗词的节奏感强烈,通过运用平仄、押韵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词具有韵律之美。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与读者产生共鸣。

总之,这首《送卓漳州二首》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离别和决心的情感,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的深度。

送卓漳州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uō zhāng zhōu èr shǒu
送卓漳州二首

diào fā fán sān jùn, tiào liáng mǎn sì jiāo.
调发烦三郡,跳梁满四郊。
yù píng lù lín luàn, xiān gé bái máo bāo.
欲平绿林乱,先革白茅包。
qīng zhòu hú guī xué, hé fēng yàn fǎn cháo.
清昼狐归穴,和风燕返巢。
gū xíng gōng suì cè, bù bì dài fēng jiāo.
姑行龚遂策,不必待锋交。


相关内容11:

和林太渊二首

跋周忘机画一首

过季父新阡

高光

挽楼旸叔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仲晦监簿和放翁七十三吟三篇华予初度走笔□
    镜中雪鬓数茎新,归作田间负耒民。仕五十年难讳老,封三百户敢嫌贫。诸无物实师庞蕴,万苦非真试......
  • 道傍松一首
    入闽多古松,夹道疏复密。未尝识兵火,既久蔽云日。蠢兹惰游民,深夜腰斧出。斸根取脂肪,窃负如......
  • 瓜洲城
    先朝筑此要防边,不遣胡儿见战船。遮断难传河朔檄,修来大费水衡钱。书生空抱闻鸡志,故老能言饮......
  • 九日二首
    拒霜过了菊又悭,纨扇知收觉薄寒。邻有新篘谋醉易,家无旧绣补衣难。今谁狂客同吹帽,老不中书合......
  • 咏邻人兰花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
  • 喜大渊至二首
    乾鹊查查得许忙,弓寮越境访溪堂。故交有约过安道,季世无人吊卜商。聊为先儒增管见,为烦太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