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郊墅杂赋(十六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9-07

郊墅杂赋(十六首)

明代  高启  

幽事向谁夸,孤吟对晚沙。
浣衣江动月,系艇岸垂花。
行蚁如知路,归凫自识家。
一尊茅屋底,随意答春华。
¤

郊墅杂赋(十六首)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郊墅杂赋(十六首)翻译及注释

《郊墅杂赋(十六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事向谁夸,
孤吟对晚沙。
浣衣江动月,
系艇岸垂花。
行蚁如知路,
归凫自识家。
一尊茅屋底,
随意答春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郊墅中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随意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郊墅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首句“幽事向谁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孤独和内心的苦闷之情。接着,“孤吟对晚沙”,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吟唱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感。

下面两句“浣衣江动月,系艇岸垂花”,通过描绘江水中洗衣的景象和岸边垂下的花朵,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这些景物与诗人的内心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的孤独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行蚁如知路,归凫自识家”,通过描写蚂蚁和凫鸟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小生物的敬佩之情。蚂蚁能够找到自己的路,凫鸟能够找到自己的家,这种自然的智慧使诗人感到敬畏。

最后两句“一尊茅屋底,随意答春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的态度。茅屋象征着朴素和自由,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回应春天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

郊墅杂赋(十六首)拼音读音参考

jiāo shù zá fù shí liù shǒu
郊墅杂赋(十六首)

yōu shì xiàng shuí kuā, gū yín duì wǎn shā.
幽事向谁夸,孤吟对晚沙。
huàn yī jiāng dòng yuè, xì tǐng àn chuí huā.
浣衣江动月,系艇岸垂花。
xíng yǐ rú zhī lù, guī fú zì shí jiā.
行蚁如知路,归凫自识家。
yī zūn máo wū dǐ, suí yì dá chūn huá.
一尊茅屋底,随意答春华。
¤


相关内容11:

送李使君镇海昌(州有双庙)

月林清影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邻家桃花

竹枝歌(六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西斋庭前海棠
    寂寥银烛与金盘,睡足帘前怯晓寒。不是诗人赏幽兴,雨中深院有谁看。...
  • 次韵及禅师怀王水曹
    千峰一寺远,云满跏趺处。无客伴孤禅,悬灯照深树。...
  • 魏宫
    翡翠明珠入贡频,承恩长占邺宫春。至尊莫信陈王赋,那得人间有洛神。...
  • 寄徐记室
    惆怅江东日暮云,我来君去苦离群。不知此日君思我,还似当时我忆君。...
  • 送何明府之秦邮(何,淮东人·已三为县令)
    马前风叶助离声,楚驿都荒不计程。一令尚淹三县事,几家曾见十年兵。夕阳远树烟生戍,秋雨残荷水......
  • 得亡友同记室在系所诗次韵
    拟出罝罗再卜邻,死生俄判两吟身。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吴地有园花已尽,楚山无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