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刘补阙西亭晚宴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朱庆馀
2025-07-23

刘补阙西亭晚宴

唐代  朱庆馀  

夏天  写山  

虫声已尽菊花干,共立松阴向晚寒。
对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栏干。

刘补阙西亭晚宴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刘补阙西亭晚宴翻译及注释

刘补阙西亭晚宴

虫声已尽菊花干,
共立松阴向晚寒。
对酒看山俱惜去,
不知斜月下栏干。

中文译文:

虫鸣声已经停止,菊花也干了,
我们一同站在松树的阴凉下,感受着夜晚的寒冷。
我们面对着酒杯,欣赏山景,都舍不得离开,
不知道斜斜垂落的月亮在栏杆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宴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虫声停止、菊花凋谢和夜晚寒冷的景象营造出寂静和凄凉的氛围。人们站在松树下,欣赏着山景,喝着酒,然而他们都舍不得离开。最后一句描述了诗人不知道斜月亮的落在栏杆上的情景,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的神秘感。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人们面临离别时的舍不得和留恋之情。夜晚的寂静和凄凉的氛围,象征着一种离别的忧愁。对酒同赏山景,代表了人们在共同欢聚中寻求安慰和享受,但这种欢聚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别离。诗中的斜月亮的形象,既增添了一丝的神秘和浪漫色彩,又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离别。整首诗以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匆匆的感慨。

刘补阙西亭晚宴拼音读音参考

liú bǔ quē xī tíng wǎn yàn
刘补阙西亭晚宴

chóng shēng yǐ jǐn jú huā gàn, gòng lì sōng yīn xiàng wǎn hán.
虫声已尽菊花干,共立松阴向晚寒。
duì jiǔ kàn shān jù xī qù, bù zhī xié yuè xià lán gàn.
对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栏干。


相关内容11:

秋晚日少陵原游山泉之什

闲居即事

酬萧员外见寄

送僧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病鹤
    忆得当时病未遭,身为仙驭雪为毛。今来沙上飞无力,羞见樯乌立处高。...
  • 送饶州张使君
    白头为郡清秋别,山水南行岂觉赊。楚老只应思入境,吴儿从此去移家。馆依高岭分樟叶,路出重江见......
  • 边上逢歌者
    垂老秋歌出塞庭,遏云相付旧秦青。少年翻掷新声尽,却向人前侧耳听。...
  • 哭胡遇
    寻僧昨日尚相随,忽见绯幡意可知。题处旧诗休更读,买来新马忆曾骑。不应随分空营奠,终拟求人与......
  • 题李渎山居玉潭(一作玉潭山居)
    古树千年色,苍崖百尺阴。发寒泉气静,神骇玉光沉。上穴青冥小,中连碧海深。何当烟月下,一听夜......
  •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
    今古同嘉节,欢娱但异名。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何言辞物累,方系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