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偓
2025-07-23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

唐代  韩偓  

疾愈身轻觉数通,山无岚瘴海无风。
阳精欲出阴精落,天地包含紫气中。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作者简介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翻译及注释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诗人在疾愈后清晨起床,感叹自己身轻体健,觉得身体通畅。他看到山间没有雾霾,海上没有风浪,感叹自然界的宁静和祥和。诗人提到阳精欲出,阴精落下,天地包含着紫气,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十月七日清晨起床时,
疾病初愈,身轻体健。
山间无岚瘴,海上无风浪,
自然宁静,风光和谐。
阳精欲出,阴精历过,
天地间蕴藏着奇妙紫气。

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康复后的愉悦心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安宁与和谐,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激和对自然的赞美。阳精与阴精的交替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变化,而包含着紫气的天地更是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神秘。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舒适和祥和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拼音读音参考

shí yuè qī rì zǎo qǐ zuò shí qì jí chū yù
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

jí yù shēn qīng jué shù tōng, shān wú lán zhàng hǎi wú fēng.
疾愈身轻觉数通,山无岚瘴海无风。
yáng jīng yù chū yīn jīng luò, tiān dì bāo hán zǐ qì zhōng.
阳精欲出阴精落,天地包含紫气中。


相关内容11: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重经汉南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使闽越笑余迂古…因成此篇

寒食夜(一作深夜,一作夜深)

半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友人归江南
    渚田芳草遍,共忆故山春。独往沧洲暮,相看白发新。定过林下寺,应见社中人。只恐东归后,难将鸥......
  • 雪后过昭应
    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烟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愯愯寒。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
  • 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
  • 灞上
    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征骑少闲日,绿杨无旧阴。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紫阁曾过处,依稀白......
  • 与友人同怀江南别业
    因君话故国,此夕倍依依。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浮名如纵得,沧海亦终归。却是风尘里,如何便......
  • 题净众寺古松
    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