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衢州石壁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9-08

题衢州石壁寺

宋代  徐照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
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
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
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题衢州石壁寺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题衢州石壁寺翻译及注释

《题衢州石壁寺》是徐照的一首宋代诗词,描绘了石壁寺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
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
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
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诗意:
这首诗以衢州石壁寺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寺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深远,同时也有一丝迷茫和自省。

赏析:
首句“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以自然景观开篇,岩上的青藤蔓延,平静的林中有一条宛如丝线般的小溪,给人以宁静和静谧的感觉。接下来,“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描绘了船只往来于寒冷的水面上,高耸的寺庙与远处的山峦相互呼应,形成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给人以开阔和壮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诗人通过描写残破的磬声在风中逐渐消散,睡眠的禽鸟压低竹子,表达了一种静谧与凄凉的氛围,给人以寂寞和沉思的感觉。

最后两句“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诗人以自身感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才思的怀疑和对壁上题刻的无法辨认。或许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自己的思维迟钝,无法领悟其中的内涵,也暗示了诗人在人生的追求和认知上的困惑和迷茫。

《题衢州石壁寺》通过对石壁寺景色的描绘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特点,即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思索,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题衢州石壁寺拼音读音参考

tí qú zhōu shí bì sì
题衢州石壁寺

yán shàng héng shēng mài, píng lín yī lǐ xī.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
zhòng chuán hán dù jí, gāo sì yuǎn shān qí.
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
cán qìng chuī fēng duàn, mián qín yā zhú dī.
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
zì xián hūn hēi zhì, nán rèn bì jiān tí.
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相关内容11:

各远祸

访赵紫芝

书所见闻示诸友

田家

送从子令宪西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游临丞挽诗
    冰至人犹玩,波颓力不支。摇摇路旁梗,炯炯日中葵。学道长身健,忧时两鬓丝。竟摇天老眼,畀以宁......
  • 劝鱼吟
    一寒游鱼不可见,春暖游鱼初见面。渊清人稀鱼可游,劝鱼切勿亲金钩。...
  • 青溪阁
    叶脱林梢处处秋,壮怀易感更登楼。日斜钟阜烟凝碧,霜落秦淮水漫流。人似仲宣思故国,诗如杜老到......
  • 赋祝次仲八景·烟寺晚钟
    钟声烟际来,佛屋栖云端。回飚度崖谷,疏韵出林峦。东岫上明月,归僧濯清湍。...
  • 失鹤
    顶上新成九转丹,□花日日到春坛。夜深飞上云霄去,华表月明风露寒。...
  • 题芗林
    只为登山远,当门叠石为。人来嗟故迹,景胜入名诗。立鹤高过槛,欹花半在池。百年庭际木,新长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