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偶题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7-21

偶题

宋代  汪莘  

浮云散尽月孤明,月裹仙人影更清。
忆昔相逢不相识,如今同坐复同行。

偶题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偶题翻译及注释

《偶题》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浮云散尽月孤明,
月裹仙人影更清。
忆昔相逢不相识,
如今同坐复同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的景象,借夜色和月光,表达了人世间的情感和相遇的巧合。作者通过描绘浮云散去,明亮的月光照耀下,仙人的身影愈发清晰可见。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与陌生人相遇的回忆,以及现在能够共同坐下、共同行走的喜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月夜景象,通过月光照耀下的仙人身影,给人以神秘、梦幻的感觉。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浮云的散去与明亮的月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和仙人的身影的清晰。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意境,使人心生遐想。

诗人通过表达对过去相遇的回忆,以及现在能够共同坐下、共同行走的喜悦,传达了一种人生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诗中的“忆昔相逢不相识,如今同坐复同行”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的巧合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它提醒着人们珍惜当下的相遇和共同的经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这首诗词简洁明快,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它让人们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偶题拼音读音参考

ǒu tí
偶题

fú yún sàn jìn yuè gū míng, yuè guǒ xiān rén yǐng gèng qīng.
浮云散尽月孤明,月裹仙人影更清。
yì xī xiāng féng bù xiāng shí, rú jīn tóng zuò fù tóng háng.
忆昔相逢不相识,如今同坐复同行。


相关内容11:

秋怀十首

己酉夏偶兴

薛子舒罢官久无所授端明得谢始换承务郎

孝宗皇帝挽词二首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怀十首
    日酿天正绿,风酣麦方秋。闲携稚子辈,眷言共春游。芒鞋过涧壑,竹杖穿林丘。东西随所适,语嘿颇......
  • 王氏读书吟堂
    谁能采桑谈,谁能带经锄。古人读书地,妙理出穷闾。矧今治华室,山翠涌前除。凤烟聚景趣,花竹成......
  • 次韵喻叔奇九日
    绕湖秋色去茫茫,塔立峰端表自强。因上岧峣览吴越,逆从开闢数羲竽。暖风驻帽严公会,早闰勾花绊......
  •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西湖扬柳欲栖乌,遥想溪山似画图。二月到家寒食近,末梢春境忆西湖。...
  • 闰十一月东行腊月立春夜秀州船场玩月甲辰正
    鸦声欲断雉声起,柳眼已青桑眼黄。故乡春事正如许,春事只缘思故乡。...
  •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
    春风逝无涯,夏潦生未已。思君遡江汉,行锐业难止。事繁丝唾乱,神静鱼鳞理。前年浙东幕,借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