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9-08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

宋代  方岳  

妖蟆不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世事相违剧晴雨,人生何苦许悲欢。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户重修白玉盘。
坐想西风万袍鹄,政飞健笔写琅玕。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翻译及注释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是宋代方岳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竟无月。
妖蟆不为中秋之地,
老兔先奔昨夜的寒。
世事相违,剧变天气晴雨,
人生何苦许悲欢。
云窗能照青藜杖,
月户再修白玉盘。
坐思西风万袍鹄,
政飞健笔书琅玕。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中秋节期间月食的景象,但却表达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自然现象为背景,借以反思人生和社会的变幻无常。他提到妖蟆、老兔和天气的剧变,表达了世事相违和人生的无常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繁琐的世事和人生苦乐的思考,暗示人们应该超越喜怒哀乐,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节期间的月食景象,以及妖蟆、老兔和天气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和思考。其中的"世事相违,剧变天气晴雨,人生何苦许悲欢"这句话,反映了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苦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繁杂世事中应保持淡泊、超脱的心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他借助云窗、月户等意象,表达了对宁静和纯洁之境的向往。最后一句"政飞健笔写琅玕"则显示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社会变迁和内心追求的思考。同时,诗词运用了寓意深远的意象和形象语言,给人以美感和启迪。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shí sì yuè shí zhōng qiū suì wú yuè
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

yāo má bù wéi zhōng qiū dì, lǎo tù xiān bēn zuó yè hán.
妖蟆不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shì shì xiāng wéi jù qíng yǔ, rén shēng hé kǔ xǔ bēi huān.
世事相违剧晴雨,人生何苦许悲欢。
yún chuāng zì zhào qīng lí zhàng, yuè hù chóng xiū bái yù pán.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户重修白玉盘。
zuò xiǎng xī fēng wàn páo gǔ, zhèng fēi jiàn bǐ xiě láng gān.
坐想西风万袍鹄,政飞健笔写琅玕。


相关内容11:

得家信

漫题

西崦

次韵方教采芹亭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罗浮峒长宝谷王宁素送药瓢
    久矣深山炼鹤形,闻呼峒长又逃名。断崖怪木人稀迹,乱石奔泉润有声。剑定通神收古匣,棋聊供玩戏......
  • 易地昭武去之日与家人集新作南门书水镜壁上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极目无穷江渺渺,满头归去雪毵毵。吾生只可龟藏六,世事何如狙......
  • 次韵清修老墨梅新茗
    此诗合让简斋老,尽洗世间声色尘。我更凿空难着语,蹇驴粗记雪桥春。...
  • 喜晴
    梅雨成霖味已甘,淋淳更久恐难堪。风雷几昼起平陆,星斗一宵移下潭。万畛针芒青曳曳,千山鳞羽绿......
  • 灼艾
    人生不满百,忧患况中年。藜苋工为崇,参苓那得钱。不虞波及晋,聊复火攻燕。一笑遭秦厄,残书累......
  • 戏呈君用
    秋崖初无负郭二顷田,向来耕舍寒炊烟。负薪行歌遭妇骂,往往倒崖底之枯松,煮崖边之飞泉。龟肠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