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3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宋代  李弥逊  

居士逢场了世终,却寻机语凋天然。
我来不问三三句,乘觅康壶炷暖泉。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翻译及注释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游览黄山时遇到一位老人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居士逢场了世终,
却寻机语凋天然。
我来不问三三句,
乘觅康壶炷暖泉。

诗意:
这位居士在游山玩乐之际,却意外地遇到了一个世俗生活的终结。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反而在这个机缘之下,他开始反思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凋零。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来到一处温泉,渴望寻找心灵上的安慰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居士的视角描绘了一次黄山之行中的遭遇和思考。首句“居士逢场了世终”,用意外的事情烘托出世界万物的无常性,强调个人命运的转折和终结。接着,诗人引出了“凋天然”,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生命周期的感叹和思考,暗示一种对人生的深刻领悟。

接下来的两句“我来不问三三句,乘觅康壶炷暖泉”,描绘了居士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景。他不再纠结于琐碎的问题,而是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康壶和暖泉象征着宁静、温暖和恢复,代表了居士追求心灵抚慰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人生无常和自然凋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意境,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shū xiào láng zhōng sòng yóu huáng shān jiàn yī lǎo zhī zuò èr shǒu
次韵叔孝郎中送游黄山见一老之作二首

jū shì féng chǎng le shì zhōng, què xún jī yǔ diāo tiān rán.
居士逢场了世终,却寻机语凋天然。
wǒ lái bù wèn sān sān jù, chéng mì kāng hú zhù nuǎn quán.
我来不问三三句,乘觅康壶炷暖泉。


相关内容11: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次韵林仲和筠庄

次韵郎中弟见寄

阆州新井县丰山镇慈光院殿柱有咸平三年寇莱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秋居杂咏十首
    驾言出城阙,行行陟崇山。舍怀到昭旷,未觉天地宽。鴥彼离群雁,嘹嘹浮云端。嗟我远兄弟,千里同......
  • 秋居杂咏十首
    薿薿庭前林,离离夹中道。灵柯结繁阴,颜色四时好。岂无霜雪侵,不改凌云操。缅怀壮士心,雅契幽......
  • 法王东庵
    吾宗丘壑资,耿耿抱幽独。结构祗洹家,萦回转岩腹。前川布黄金,合嶂来苍玉。步出觉华天,乘凌眩......
  •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灵均投老寄潇湘,身后声名日月光。被谤早知缘薏苡,引年谁复念菖阳。...
  • 德甫知丞过筠庄溪亭为待月之会戏呈席上诸友
    载酒何人过子云,传呼鸡犬亦惊奔。门无车马苔侵径,坐近池台竹覆尊。好月邀人留晚照,疾雷催雨过......
  • 西山雨中独宿寄粹之
    窈窕山房水样清,定回灯影暗还明。对床不见逃禅晋,竹雨声中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