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亭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石
2025-09-05

山亭三首

宋代  李石  

人谁怜老子,我自类痴儿。
爱草留荒径,疏泉入小池。
春风随处是,晴日与花宜。
好客能相贷,携锄出短篱。

山亭三首作者简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山亭三首翻译及注释

《山亭三首》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亭三首

人谁怜老子,我自类痴儿。
爱草留荒径,疏泉入小池。
春风随处是,晴日与花宜。
好客能相贷,携锄出短篱。

译文:
没有人关心老子,我自己像个愚昧的孩子。
喜爱荒径上的野草,让疏泉流入小池中。
春风随处都是,晴天与花朵相得益彰。
善于招待客人,带着锄头走出矮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生活态度。诗人自称为老子,把自己比喻成一个痴儿,表示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缺乏人们的关注和理解。然而,诗人并不介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使他不再在乎他人的眼光。他喜欢野草覆盖的小径,让清澈的泉水流入小池,营造出一片宁静而自然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春风、晴日和花朵,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美好的事物。春风随处都是,表明诗人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喜悦;晴天与花朵相得益彰,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使诗人摆脱了对世俗的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乐于招待客人的态度和善于分享的品质。他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简朴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以携带锄头走出矮篱的姿态展示自己的豁达和大度。

《山亭三首》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和对内心自由的追寻。通过自嘲和自省,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和乐观向善的态度,鼓励人们在繁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真善美的追求。

山亭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tíng sān shǒu
山亭三首

rén shuí lián lǎo zi, wǒ zì lèi chī ér.
人谁怜老子,我自类痴儿。
ài cǎo liú huāng jìng, shū quán rù xiǎo chí.
爱草留荒径,疏泉入小池。
chūn fēng suí chù shì, qíng rì yǔ huā yí.
春风随处是,晴日与花宜。
hào kè néng xiāng dài, xié chú chū duǎn lí.
好客能相贷,携锄出短篱。


相关内容11:

扇子诗

题李都画枯木

感时

扇子诗

扇子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彭州上元二首
    河汉无尘碧玉倾,万枝灯里仰天庭。吾皇慈俭如尧舜,应有天边退舍星。...
  • 扇子诗
    积雨莓苔色,秋风松桂林。莫随蓬鬓改,黄落见真心。...
  • 扇子诗
    山阴五月雪芬芳,猛火丛中雪放光。比似瑞花成六出,夜深更与佛烧香。...
  • 香橘二首
    千林独觉一林芳,稼碧搀先送晓光。鲁酒未妨杯雪冷,麝兰半杂袖风香。...
  • 送周行可
    国风惆怅黍离离,只有周郎五字诗。得见大巫今索矣,可怜小子孰裁之。心如废井凭谁汲,语到修门未......
  • 元宵微雨十六夜雨止见月
    灯火千门竞是日,出户黄昏云抹漆。夜光乘暗何处投,冷淡行人怅如失。明朝风清天动色,云阴初若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