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9-09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

唐代  刘禹锡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
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
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翻译及注释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
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
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中文译文:
冰冷的光芒照耀着旌节,关口的道路清晨没有尘土扬起。
官员们奉上门拜见前任丞相,山道上迎接着旧时的主人。
朝东望见军府的宁静,朝西眺望敕书频繁。
心里与黄河水一起,共同踏上升天的汉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给令狐河陵入潼关的诗。令狐河陵是唐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是刘禹锡的朋友和恩师。诗中通过描写令狐河陵入关前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

首先,诗人描述了清晨的关口,光芒映照着旌节,道路上没有尘土,展现出庄严而肃穆的氛围。这种景象象征着令狐河陵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进入关口的意义重大,来到这里是为了守卫边疆和国家的和平安宁。

其次,诗人写到官员们前去拜见令狐河陵,山路上迎接着他,表达了他们对令狐河陵的敬重和感激。这里的山道也可以理解为深山的林中,代表诗人和其他人民对令狐河陵的崇敬之情。

然后,诗人描绘了东望军府寂静和西望敕书频繁的情景。军府寂静象征着军队的稳定和安宁,而敕书的频繁则表示着令狐河陵作为重要官员时刻受到国家的任命和命令。

最后,诗人用“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表达了自己的心声。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而汉津则是一条传说中通往天堂的渡口,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令狐河陵的深情厚意,希望他能够成功地渡过关口,成就一番伟业。

总之,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笔调赞颂了令狐河陵的才华和政绩,展示了刘禹锡对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拼音读音参考

hé líng hú xiàng gōng rù tóng guān
和令狐相公入潼关

hán guāng zhào jīng jié, guān lù xiǎo wú chén.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lì yè qián chéng xiàng, shān yíng jiù zhǔ rén.
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
dōng zhān jūn fǔ jìng, xī wàng chì shū pín.
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
xīn gòng huáng hé shuǐ, tóng shēng tiān hàn jīn.
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相关内容11: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

酬乐天见寄

酬令狐相公赠别

酬乐天闲卧见寄

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寓兴二首
    常谈即至理,安事非常情。寄语何平叔,无为轻老生。世途多礼数,鹏鷃各逍遥。何事陶彭泽,抛官为......
  • 河南白尹有喜崔宾客归洛兼见怀长句,因而继和
    几年侍从作名臣,却向青云索得身。朝士忽为方外士,主人仍是眼中人。双鸾游处天京好,五马行时海......
  • 和恭听晓笼中山鹊
    掩抑中天意,凄怆触笼音。惊晓一闻处,伤春千里心。...
  • 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
    闰馀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 赋得冬日可爱
    宿雾开天霁,寒郊见初日。林疏照逾远,冰轻影微出。岂假阳和气,暂忘玄冬律。愁抱望自宽,羁情就......
  •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前旌转谷去,后骑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