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9-09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

唐代  张籍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翻译及注释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远离尘世烦扰的向往和思念。

诗词中文译文如下:

我整日不离开尘埃之间,
但愿能有机会亲身体验无拘无束的生活。
今天我与僧人们暂时共同漫游,
更令我心痛的是要离开这座老山。

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直生活在尘世之中,但渴望有机会体验自由无拘束的生活。然后,诗人描述了自己与僧人们一起闲逛的场景,享受和僧人们的言谈。最后,诗人表现出自己不愿离开这座曾经居住过的山的心情,在临别之际感到痛苦。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自然山水的眷恋之情。通过与僧人们一同闲游的描写,诗人以自身为例,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人们将心灵归属于大自然,寻求一片宁静的心境。另外,诗人在写作中融入了时光流转的强烈感受,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感到遗憾和痛苦。

这首诗构思巧妙,表达简洁明了,通过运用自然山水的形象来描绘诗人内心的情感,使整首诗意境深远。诗人的语言朴实自然,抒发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揭示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无拘束的向往,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拼音读音参考

xián yóu yī zuò tí shān sì sēng yuàn
闲游(一作题山寺僧院)

zhōng rì bù lí chén tǔ jiān, ruò wéi néng jiàn cǐ shēn xián.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见此身闲。
jīn zhāo zàn gòng yóu sēng yǔ, gèng hèn qū shí bié jiù shān.
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相关内容11:

徐州试反舌无声

赠任懒

分水岭

青云驿

寄男抱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鹿角镇(洞庭湖中地名)
    去年湖水满,此地覆行舟。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渐恐鲸鲵大,波涛及......
  • 玉仙馆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使君一朝去,遗爱在人口。惠化境内春,才名天下首。为问龚黄辈,兼能作诗否。使君一朝去,断肠如......
  • 忆云之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何事一人心,各在四......
  •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
    忆在开元馆,食柏练玉颜。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李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怪我久不识,先来问......
  • 惜花
    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