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崔涂
2025-07-18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唐代  崔涂  

唐诗三百首  春节  羁旅  思乡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作者简介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翻译及注释

翻译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注释
①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
②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③“烛”:一作“独”。人:一作“春”。
④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
⑤飘:一作“漂”。
⑥明日:指新年。岁华:岁月,年华。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拼音读音参考

chú yè bā shān dào zhōng chú yè shū huái chú yè yǒu huái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tiáo dì sān bā lù, jī wēi wàn lǐ shēn.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luàn shān cán xuě yè, gū zhú yì xiāng rén.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jiàn yǔ gǔ ròu yuǎn, zhuǎn yú tóng pú qīn.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nà kān zhèng piāo bó, míng rì suì huá xīn.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相关内容11:

蚕妇

螽斯

兰陵王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西江夜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荀巨伯探病友/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
  •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
  • 夏日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
  • 人间词话七则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
  •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