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顾子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巩
2025-09-10

寄顾子敦

宋代  曾巩  

清旷亭边雁欲回,南湖分浪入城来。
空山过腊犹藏雪,野岸先春已放梅。
三径未归聊自适,一尊寻胜每同开。
如今试想长松下,玉麈高谈岂易陪。

寄顾子敦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寄顾子敦翻译及注释

《寄顾子敦》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旷亭边雁欲回,
南湖分浪入城来。
空山过腊犹藏雪,
野岸先春已放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清旷的亭子旁,雁群即将南飞回来,
南湖的波浪分开进入城池。
空山经过腊月仍然藏有积雪,
野岸已经迎来早春的梅花盛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末春初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和自然美的感悟。

诗的开头写到亭边的雁群即将北飞回来,标志着冬季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雁群的归来象征着季节交替和生机的复苏。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南湖的波浪进入城池的景象,显示了春天的气息已经蔓延到城市中。这里南湖分浪入城,意味着自然美和春天的气息渗透到城市生活中,给人一种愉悦和喜悦的感觉。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空山的景象,表现了冬季的残余,山间仍然有积雪。而野岸上的梅花已经迎来了早春的盛开,显示了春天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这种对比表达了季节更替的变化和生命的不息。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追求。他说自己暂时不归三径,而是自在地享受自然美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胜景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想象自己坐在长松下,与高雅的友人玉麈共同谈论,但他也明白这并不容易实现,暗示了人生中追求理想和完美的难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季节交替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显示出诗人的心境和对理想的向往。

寄顾子敦拼音读音参考

jì gù zi dūn
寄顾子敦

qīng kuàng tíng biān yàn yù huí, nán hú fēn làng rù chéng lái.
清旷亭边雁欲回,南湖分浪入城来。
kōng shān guò là yóu cáng xuě, yě àn xiān chūn yǐ fàng méi.
空山过腊犹藏雪,野岸先春已放梅。
sān jìng wèi guī liáo zì shì, yī zūn xún shèng měi tóng kāi.
三径未归聊自适,一尊寻胜每同开。
rú jīn shì xiǎng cháng sōng xià, yù zhǔ gāo tán qǐ yì péi.
如今试想长松下,玉麈高谈岂易陪。


相关内容11:

正月十一日迎驾呈诸同舍

郊祀庆成并进状

芍药厅

英宗皇帝词二首

北归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出郊
    龙焙尝茶第一人,最怜溪岸两旗新。肯分方胯醒衰思,应恐慵眠过一春。...
  • 题三水县舍左几著作
    还乡去日正迟迟,枉道相过慰所思。历国聘君良自苦,敝衣怀组欲谁欺。白杨叶上三更雨,黄菊风前一......
  • 集贤殿春燕呈诸同舍
    御炉风细麝烟浮,法乐声和酒味柔。冠剑九重霄汉路,莺花三月帝王州。垂廊四合盘龙幕,当殿双高彩......
  • 木香花
    广寒宫阙月楼台,露里移根月里栽。品格虽同香气俗,如何却共牡丹开。...
  • 丹霞洞
    麻姑石坛起云雾,常意已极高峰颠。岂知造化有神处,别耸翠岭参青天。长松桀柏枝嵬砢,中画一道如......
  • 送章婺州
    方拥使君节,驾言自东还。又闻白丞相,怀绂出九关。遂纵大船去,欲追讵能攀。已喜所寄径,幽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