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9-09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

宋代  晁补之  

禾熟秋原静,高蝉尚远音。
半荒愁雨菊,独秀畏风林。
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
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翻译及注释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禾熟秋原静,高蝉尚远音。
禾稻已经成熟,秋天的原野变得宁静,高处的蝉鸣声尚未传来。

半荒愁雨菊,独秀畏风林。
半荒的地方忧心忡忡,雨水中的菊花,独自傲然而立,畏惧着风吹林木。

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
老者觉得田园乡村十分美好,懒散地漫步在小巷里寻找乐趣。

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
心里明白佛陀的教义胜过其他,因此向佛法修行求得更深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田园的景象,表达了晁补之的感慨和内心的感受。禾稻成熟,原野宁静,预示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半荒的地方的菊花在雨中凄凉,独自傲立,畏惧风吹。这种景象可能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忧虑。老者在田园中感受到宁静和美好,慵懒地漫步于小巷之间,享受生活的悠闲。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心中对佛法的崇敬,认为佛法是超越一切的真理,他希望通过修行佛法,获得更深的启迪和境界。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禾稻、菊花、小巷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佛法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诗歌传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bā dì xī yuán kè jīng èr shǒu yī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一

hé shú qiū yuán jìng, gāo chán shàng yuǎn yīn.
禾熟秋原静,高蝉尚远音。
bàn huāng chóu yǔ jú, dú xiù wèi fēng lín.
半荒愁雨菊,独秀畏风林。
lǎo jué tián yuán hǎo, yōng shū lǐ xiàng xún.
老觉田原好,慵疏里巷寻。
xīn zhī ā lián shèng, xīn xiàng fú chéng shēn.
心知阿连胜,新向佛乘深。


相关内容11:

登庐山

奉和赵王游仙诗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

伤往诗 二

示封中录诗 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扬州杂咏七首
    龙兴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
  • 和胡戢七首
    时平未用入山深,岁晚何妨木秀林。闻说熊罴参后乘,可容牛下有哀吟。...
  • 和文潜二首
    索米强知当世策,种芝欲访隐人书。未应只有邻邦约,投老相看事事如。...
  • 万年欢
    忆惜论心,尽青云少年,燕赵豪俊。二十南游,曾上会稽千仞。捐袂江中往岁,有骚人、兰荪遗韵。嗟......
  •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轻黄缀雪枝。越使可因千里致,春风元自未曾知。...
  • 对酒诗
    数杯还已醉。风云不复知。唯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