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上张丞相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元干
2025-07-15

上张丞相十首

宋代  张元干  

蠢尔天骄子,中原祸太深。
野心殊叵测,内地任频侵。
日昃那常晦,阳生自剥阴。
德光非不僭,终识杀狐林。

上张丞相十首作者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上张丞相十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上张丞相十首》

蠢尔天骄子,中原祸太深。
野心殊叵测,内地任频侵。
日昃那常晦,阳生自剥阴。
德光非不僭,终识杀狐林。

【中文译文】
愚昧的天之骄子,给中原带来了巨大的灾祸。
野心深不可测,无节制地侵占内地。
太阳西斜时常暗淡,阳光中生出阴暗的一面。
美德之光并非无法仿效,终会认清狡猾之人的真面目。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元干的《上张丞相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描绘了一个具体人物,通过对其形容和行为的刻画,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人物的评价和观察。

诗人称呼这个人物为"天骄子",暗示他自负自大,盲目自信,却不知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中原带来了巨大的灾祸。"野心殊叵测,内地任频侵"表明这个人心怀不轨,不断侵犯内地,对权力野心毫无节制。

诗中运用了太阳和阴影的意象,"日昃那常晦,阳生自剥阴"暗喻这个人物的行为使得正义的光芒渐渐黯淡,阴暗势力逐渐占据上风。然而,诗人也指出"德光非不僭",暗示正直和美德的光芒并非无法被模仿,最终这个人物的狡猾和邪恶的本质将被揭示。

整首诗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权力腐败和道德败坏的深刻触动,以及对那些自以为是、背离正道的人的警示。同时,诗人也传达了对正义和美德的坚信,暗示虽然邪恶势力时有侵袭,但最终正义之光将会战胜黑暗。

上张丞相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shàng zhāng chéng xiàng shí shǒu
上张丞相十首

chǔn ěr tiān jiāo zǐ, zhōng yuán huò tài shēn.
蠢尔天骄子,中原祸太深。
yě xīn shū pǒ cè, nèi dì rèn pín qīn.
野心殊叵测,内地任频侵。
rì zè nà cháng huì, yáng shēng zì bō yīn.
日昃那常晦,阳生自剥阴。
dé guāng fēi bù jiàn, zhōng shí shā hú lín.
德光非不僭,终识杀狐林。


相关内容11:

风雨损花

和沈次韩历阳归来见寄

和僧广实三首

和张彦智对雪

和韵寄董令升舍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冬不雪春苦雨外台为民心恻檄郡请祷於法轮应
    谁令一日如三秋,仁人方念淮南州。斯民忍饥望麰麦,积雨又有伤残忧。冬温土燥生春瘴,半夜风声来......
  • 和张文伯洞庭柑
    金{上苞下灬}照俎出双柑,想见和枝映笋篮。欲倩玉纤分玉液,要濡燥吻发清谈。...
  • 安丰道中
    水满陂塘草满川,望中茅屋起孤烟。十年不踏安丰路,遂与清淮作次边。...
  • 清江曲追和鲁直韵
    鬓边残雪几春秋,自说生来不解忧。晚食得鱼吹荻火,秋盘寻笋舣松舟。布裙斗酒不须恶,明月清风且......
  • 和子远春江用老杜韵
    欲去未成去,朔风鸣怒涛。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遥应望归艇,向夕走......
  • 竹城道中
    一溪清水浸余霞,风里归鸿字脚斜。今夜不知何处宿,路回山崦两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