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9-12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

宋代  王之道  

天宇澄清桂影秋,骚人乘兴欲登楼。
楼前白水三千顷,滉滉鎔银烂不收。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翻译及注释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是宋代作家王之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夜,天空清澈,月光如水。我与刘春卿相约,在楼上对着明亮的月亮吟咏。楼前有一片广阔的湖水,像银河一样流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无法收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作者与刘春卿在清澈的天空下,欣赏着明亮的月光。楼前的湖水宛如银河,闪耀着美丽的光芒,给人以无限遐想和美好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精细的描写,展示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诗中的"天宇澄清"形容了晴朗的天空,"桂影秋"则描绘了秋日月色下的桂树。"骚人乘兴欲登楼"表达了诗人和刘春卿的愉悦心情,他们共同欣赏着美丽的月光。"楼前白水三千顷"形容了湖水的广阔,"滉滉鎔银烂不收"则描绘了湖水闪耀的光芒无法被完全捕捉。整首诗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的美丽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引发读者对美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特点,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思想情感。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拼音读音参考

hé liú chūn qīng qiū yè duì yuè
和刘春卿秋夜对月

tiān yǔ chéng qīng guì yǐng qiū, sāo rén chéng xìng yù dēng lóu.
天宇澄清桂影秋,骚人乘兴欲登楼。
lóu qián bái shuǐ sān qiān qǐng, huàng huàng róng yín làn bù shōu.
楼前白水三千顷,滉滉鎔银烂不收。


相关内容11:

南楼令/唐多令

甘州/八声甘州

彦嘉能守当今之后伟人也余心向慕之常以未获

追和老杜种莴苣诗

夜听刘昭远弹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用韵赠湖塘来上人二首
    湖水瀰瀰浸绿苔,湖边衰柳两三栽。游鱼得意潜还跃,幽鸟多情去复来。...
  • 西江月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暮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
  • 华胥引
    温泉浴罢,酣酒才苏,洗妆犹湿。落暮云深,瑶台月下逢太白。素衣初染天香,寻东风倾国。惆怅东栏......
  • 送贾教授伟满罢东归
    妙年才气擅超群,试吏来司泮水芹。行矣玉堂应召直,忍将风袂与君分。...
  • 读韦苏州诗因用陪王郎中寻孔徵君韵
    我才伤朴樕,吾道属艰难。未遂三豪遇,那知一笑欢。湖山晨溢翠,风雨夜霑寒。归棹秋无几,游吴意......
  • 三姝媚 过都城旧居有感
    湖山经醉惯。溃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