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8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槐

宋代  苏辙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擥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槐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槐翻译及注释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槐》是苏辙宋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擥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岁月更迭、事物兴衰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槐树的景象,表达出世事无常、兴衰相伴的哲理。槐树在不同季节,经历了繁茂、凋零的过程,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生灭。诗人通过观察槐树的变化,思考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性,表达了对兴衰循环的深刻感悟。

赏析:
该诗以槐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槐树的生长过程和变化,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无常。首句"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表达了事物兴衰的不断循环,时间的推移使得一切都在不断变化。"攀条擥柔荑,回首惊脱叶"描绘了槐树的枝叶在风中摇曳,表现了生命的脆弱和不稳定。"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描述了槐树的叶子虽然凋零,但仍然留下了果实,暗示着新的生命和希望。"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暗示了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冬日的雪景象征着寒冷和死亡。"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草木的无常和短暂的看法,而对于新月的视线则体现了对永恒和变化中不变的向往。"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最后一句描绘了微弱的阳光从地下的泉水中升起,寓意着生命的希望和生机未曾消失。

整首诗意蕴含丰富,通过对槐树的描绘和隐喻,诗人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无常。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人生哲理,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兴衰循环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槐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zi zhān xì yù shǐ yù fù yù zhōng yú huái zhú bǎi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shèng shuāi rì xiāng xún, xún huán hé zēng xiē.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pān tiáo lǎn róu tí, huí shǒu jīng tuō yè.
攀条擥柔荑,回首惊脱叶。
lǜ huái yīn zuì hòu, líng luò jīn cún jiá.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qiān lín yī kū gǎo, píng dì sān chǐ xuě.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cǎo mù hé zú dào, yíng xū shì xīn yuè.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wēi yáng qǐ quán xià, shēng yì wèi yīng jué.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相关内容11:

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

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

赠医僧鉴清二绝

傅银青挽词二首

毛君惠温柑荔支二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答人幽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 韩康公挽词三首
    阀阅元高世,功名自发身。堂堂揖真相,矫矫出稠人。许国心先定,轻财物自亲。传经比韦氏,世世得......
  • 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
    鹰扬不灭少年时,墨作龙蛇纸上飞。应笑学书心力尽,临池写遍未裁衣。...
  • 初到陈州二首
    久爱闲居乐,兹行恐遂不。上官容碌碌,饱食更悠悠。枕畔书成癖,湖边柳散愁。疏慵愧韩子,文字化......
  • 赠三局能师二绝
    得失従来似偶然,因师聊复问行年。此生竟堕阴阳数,方信修行力未全。旅食江干秋复春,归耕未遂不......
  • 过毛国镇夜饮
    风格照人华省郎,江山绕郭古仙乡。漫传铅鼎八百岁,未比金钗十二行。不动歌声人已醉,旋闻诗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