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南越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朱元璋
2025-09-05

咏南越

明代  朱元璋  

秋天  边塞  写景  忧国忧民  

边邑深隍嵌叠峰,土民食粟扣时舂。
云山溪水常相合,烟树藤萝每自封。
岭外瘴温鸣蟋蟀,海滨郁热显掞鳙。
常思不律皆由此,数月朱颜别旧容。

咏南越翻译及注释

诗词:《咏南越》
朝代:明代
作者:朱元璋

边邑深隍嵌叠峰,
土民食粟扣时舂。
云山溪水常相合,
烟树藤萝每自封。

岭外瘴温鸣蟋蟀,
海滨郁热显掞鳙。
常思不律皆由此,
数月朱颜别旧容。

中文译文:
边境的城邑,深深地嵌在叠峰之间,
土民们吃着粗粮,按时去捣榨。
云山和溪水常常相融,
烟树藤萝每每自然生长。

岭外的地方潮湿炎热,蟋蟀鸣叫,
海滨的地方闷热而显得闷沉。
我经常思索,不依循规律,都源自于此,
数月过去,面容已不再年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作的,描绘了南越地区的景色和生活情景。诗中首先描述了边境城邑的壮丽景色,城市和峰峦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壮观和雄伟的感觉。接着描绘了土民们艰苦的生活,他们吃着简单的食物,按时去捣榨,展现了他们勤劳朴实的品质。

诗人提到云山和溪水常常相融,烟树藤萝自然生长,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与前面描绘的边境城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岭外和海滨的不同气候特点。岭外地区潮湿炎热,鸣蟋蟀,而海滨地区则更加闷热,掞鳙(音同“鳐”,鱼类)在水中显露。这些描写体现了南越地区的气候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差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他说常思不律皆由此,意味着他的思考和创作灵感源于所见所闻的大自然景色。他提到“数月朱颜别旧容”,暗示时光飞逝,自己已经不再年轻。这或许是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容颜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越地区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感慨。

咏南越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nán yuè
咏南越

biān yì shēn huáng qiàn dié fēng, tǔ mín shí sù kòu shí chōng.
边邑深隍嵌叠峰,土民食粟扣时舂。
yún shān xī shuǐ cháng xiāng hé, yān shù téng luó měi zì fēng.
云山溪水常相合,烟树藤萝每自封。
lǐng wài zhàng wēn míng xī shuài, hǎi bīn yù rè xiǎn shàn yōng.
岭外瘴温鸣蟋蟀,海滨郁热显掞鳙。
cháng sī bù lǜ jiē yóu cǐ, shù yuè zhū yán bié jiù róng.
常思不律皆由此,数月朱颜别旧容。


相关内容11:

浣溪沙

封泰山乐章·豫和

相和歌辞·反白头吟

相和歌辞·短歌行二首

玉楼春令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渔歌
    掌握千差都照破。石霜这汉难关锁。水出高源酬佛陀。哩棱逻。须弥作舞虚空和。...
  • 相和歌辞·挽歌
    草草门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寞何所须,尽我生人意。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
  • 贺新郎(寿李端明)
    袖手云溪畔。看人间、纷纷饥乌腐鼠,触蛮交战。便得金鱼垂玉带,多少雌黄点勘。算此语、必非河汉......
  • 横吹曲辞·长安道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
  • 哭王处士翃(六首选一)
    相送悲长别,还家惨独行。流连简书札,次第念交情。自有箧中作,何难身后名!泉台应快意,未必似......
  • 哀马
    瘠彼单于马,赠我信都侯。信都恶顽恶,不使服车輈。我从南土归,涉河假扁舟。将趋未央朝,无乘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