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牧童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储光羲
2025-09-10

牧童词

唐代  储光羲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牧童词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牧童词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牧童词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诗意:
这首诗写牧童在田间牧牛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牧童的心境和环境,表达了牧童淡泊俗世的心态和追求纯粹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牧童的视角展现了牧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心态。诗中的牧童不言不语,无需远离,无需告知牧场的位置的遥远,无论是牛群的喧扰还是环境的艰难,都无法动摇牧童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诗人通过描述牧童的服饰“圆笠”和“长蓑”,以及其对不同季节的忧虑,“忧暑雨”和“惧寒阴”,凸显了牧童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同时,诗人还描绘了大牛和小牛相互呼应、相互激励的场景,表达了牧童与牛群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最后两句“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表达了牧童通过感知自然和与牛群相处来获得快乐,并强调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描绘了牧童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通过与大自然和牛群的亲密联系,表达了追求纯净与简单的信念。这种淡泊和平和的心态,符合唐代文人追求自然真实和超脱尘俗的思想倾向,具有一定的哲理和人生观的启示意义。

牧童词拼音读音参考

mù tóng cí
牧童词

bù yán mù tián yuǎn, bù dào mù bēi shēn.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suǒ niàn niú xún rǎo, bù luàn mù tóng xīn.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yuán lì fù wǒ shǒu, zhǎng suō pī wǒ jīn.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fāng jiāng yōu shǔ yǔ, yì yǐ jù hán yīn.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dà niú yǐn céng bǎn, xiǎo niú chuān jìn lín.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tóng lèi xiāng gǔ wǔ, chù wù chéng ōu yín.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qǔ lè xū yú jiān, níng wèn shēng yǔ yīn.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相关内容11:

寄孙山人

题虢州西楼

观胡人吹笛

江上赠窦长史

宴陶家亭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赠王侍御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
  •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徒令魂入梦,翻觉夜......
  • 达奚吏部夫人寇氏挽歌
    存殁令名传,青青松柏田。事姑称孝妇,生子继先贤。露湿铭旌重,风吹卤簿前。阴堂从此闭,谁诵女......
  • 寄灵一上人(一作皇甫冉诗,一作郎士元诗)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一去春山里,千峰不可寻。新年芳草遍,终日白云深。欲徇微官去,悬知讶......
  •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
  • 寄酬李博士永宁主簿叔厅见待
    解鞍先几日,款曲见新诗。定向公堂醉,遥怜独去时。叶沾寒雨落,钟度远山迟。晨策已云整,当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