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江总
2025-07-19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南北朝  江总  

乐府  宫廷  写花  寓人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作者简介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翻译及注释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译文:
据传合浦的叶子,已飞远至洛阳。
北风依旧嘶马声,南方的冠冕却不回归。
别云的目送着去远方的人,分离时手自巧挥琴。
秋天的蓬草已无定所,春草却屡次繁芳盛开。
深深叹息着关山上的明月,风尘中的客子衣衫。

诗意:
这首诗歌是南北朝时期江总写给裴瓒的一首赞美之作。诗人以洛阳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合浦叶子传闻已飞远至洛阳,北风嘶马声依旧,而南方的冠冕却迟迟不回归。离别之时,云中的目送者目送着远行的人,琴手在分离时自巧挥琴。秋天的蓬草寻找不到自己的归处,而春草却屡次盛开,芳香弥漫。诗人深深叹息着关山上的明月,感叹着风尘中的客子衣衫。整首诗以寄托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裴瓒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歌用简练而优美的语言,通过描写离别和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裴瓒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北风嘶马声与南方冠冕不归的对比,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另外,诗中的秋蓬和春草也是象征,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定和思念时的盛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蕴丰富,给人以深情和思考。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拼音读音参考

yù cháng ān shǐ jì péi shàng shū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chuán wén hé pǔ yè,
传闻合浦叶,
yuǎn xiàng luò yáng fēi.
远向洛阳飞。
běi fēng shàng sī mǎ,
北风尚嘶马,
nán guān dú bù guī.
南冠独不归。
qù yún mù tú sòng,
去云目徒送,
lí qín shǒu zì huī.
离琴手自挥。
qiū péng shī chù suǒ,
秋蓬失处所,
chūn cǎo lǚ fāng fēi.
春草屡芳菲。
tài xī guān shān yuè,
太息关山月,
fēng chén kè zi yī.
风尘客子衣。


相关内容11:

采葛妇歌

左传引谚

代东武吟

离别相去辞

应天长(林钟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诉衷情(林钟商)
    数枝金菊对芙蓉。零落意忡忡。不知多少幽怨,和泪泣东风。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
  • 八六子(平调)
    如花貌。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
  • 无射诗
    国诚宁矣。远人来观。脩义经矣。好乐无荒。...
  • 望汉月
    千缕万条堪结。占断好风良月。谢娘春晚先多愁,更撩乱、絮飞如雪。短亭相送处,长忆得、醉中攀折......
  • 醉垂鞭(赠琵琶娘,年十二)
    朱粉不须施,花枝小。春偏好。娇妙近胜衣。轻罗红雾垂。琵琶金画凤。双条重。倦眉低。啄木细声迟......
  • 山亭宴慢(中吕宫)
    宴亭永昼喧箫鼓。倚青空、画阑红柱。玉莹紫微人,蔼和气、春融日煦。故宫池馆更楼台,约风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