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杨炯
2025-09-11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唐代  杨炯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
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翻译及注释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是唐代杨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
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诗意:
这首诗是为了送别李庶子离开洛阳而写的。诗人抒发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李庶子的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和李庶子的荣耀,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为背景,描述了离别时的场景。诗人在描绘景物时运用了瑰丽的修辞手法,通过“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表达了洛阳的繁华和辞职之事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描绘了与李庶子相会的情景,李庶子骑着美丽的马匹,进门时邵平瓜(一种形状特别的蔬菜)前来迎接,这些都象征着他的荣耀和地位。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离别时的景象。原野上烟雾弥漫,关河之间游望着离去,白云掩映着岩岫,绿草遮盖着江沙。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李庶子的离去的伤感之情。

最后,诗人描述了李庶子回到乡间的情景。他受到皇帝的赏赐,得到了扶阳宅,并由御史的车辆接送。而灞池则成为了送别的场景,诗人含泪目送李庶子离去。

全诗以豪情放达的笔法,描绘了离别时的伤感和对李庶子的赞美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细的描写,将景物与情感相结合,使诗词更富有情感和艺术感。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ǐ shù zǐ zhì shì hái luò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cǐ dì qīng chéng rì, yóu lái gōng zhàng huá.
此地倾城日,由来供帐华。
tíng féng lǐ guǎng qí, mén jiē shào píng guā.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yuán yě yān fēn zā, guān hé yóu wàng shē.
原野烟氛匝,关河游望赊。
bái yún duàn yán xiù, lǜ cǎo fù jiāng shā.
白云断岩岫,绿草覆江沙。
zhào cì fú yáng zhái, rén róng yù shǐ chē.
诏赐扶阳宅,人荣御史车。
bà chí yī xiāng sòng, liú tì xiàng yān xiá.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


相关内容11:

杂曲歌辞·堂堂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二首

过酒家五首(一作题酒店壁)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幸白鹿观应制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嵩山十志十首·草堂
    草堂者,盖因自然之谿阜,前当墉洫;资人力之缔构,后加茅茨。将以避燥湿,成栋宇之用;昭简易,......
  •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一作春霁早行)
    年华开早律,霁色荡芳晨。城阙千门晓,山河四望春。御沟通太液,戚里对平津。宝瑟调中妇,金罍引......
  • 黄鹤
    黄鹤佐丹凤,不能群白鹇。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遥忆君轩上,来下天池间。明珠世不重,知有报......
  •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井上,辇过百花中。画鹢移仙妓,金貂列上公。清歌邀落日,妙舞向......
  • 古木卧平沙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春至苔为叶,冬来雪作花。不逢星汉使,谁辨是......
  • 咏霜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自有贞筠质,宁将庶......